1 / 10
文档名称:

廊下印象.doc

格式:doc   大小:1,10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廊下印象.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11/26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廊下印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廊下印象
本帖最后由我写我的于 2011-6-23 09:27 编辑

    永嘉花坦的廊下村,心仪已久,初夏的一个双休假日,与一班朋友一起终于成行。
    汽车从市区出发,经东瓯三桥,沿省道往岩头方向,在珍溪口大桥右转,一直前行,临近一处弯道,车头右前方的路边赫然出现了一座卵石垒成的古寨门和一段寨墙,停车一问,得知廊下村便在眼前。
    走进古寨门,其实就走进了廊下村。
    古寨门呈半椭圆形,用光溜溜的卵石一圈圈围砌而成,形似一棵古树的年轮,那厚厚的寨墙足有2米多宽,寨墙之上建着寨楼和瞭望孔,墙内壁筑成三级梯形,上级每隔3米设着一个炮眼,寨墙绕村宅三面包围。寨楼之上视野广阔,一眼能望见前方数里,这种独特的自然地貌,使廊下古村落应运而生。根据当地的《朱氏宗谱》记载,幼主赵昺南逃,元兵进入温州时,廊下人朱猛善率族人凭籍山川之险营构自己的生存空间,把高山深谷装扮成山寨奇观。依托寨楼抵御外来侵犯与掠夺。
    这寨门,这寨墙,这寨楼,眼前这阵势,果然是天造地设,雄霸一隅。
    你若要问,古往今来,廊下人何以生存?古寨门、古寨墙的存在,便是最好的回答。
   
    沿着正对古寨门的村道进村,阳光下的廊下村,显出一派宁静和祥和。
    不远处,一座高大的石制牌坊展现在眼前。牌坊下立着石羊、石猪、石狗、石将军,个个栩栩如生。这就是廊下有名的“王坟”,同去的朋友告诉我,“王坟”即“宋太师朱直清墓”。朱直清历任黄岩县知县、国子监丞、敷文阁学士、江西抚州知府,积阶朝请大夫。在乡间推行平籴法,为民救济解困,因此,深得当地人的爱戴。朱直清死后,人们以对待长者那样尊重他,把他的墓地俗称为“王坟”。
    看到这庞大的“王坟”,我感觉它的面积可能是古坟中最大的,我知道这是我的孤陋寡闻,反正我没看到过这么大的古坟。“王坟”的墓道口也立着石牌坊、石羊、石猪、石狗、石将军,墓前还立着石太监、石马,墓穴前龙门屏青石上刻有宋代的石雕石刻,龙凤、花卉、文字,十分精致,王坟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竟能保存完好至今,真是令我称奇。
    我想,看到这么有气势的王坟,你能不对廊下先人深怀敬意么?
    通往王坟的路是一条台阶路,路的尽头是一座寺庙,这是村中的“凤南宫”。本地村民告诉我们,明时“布衣状元”朱墨癯曾于此创办“凤南书院”,培育过榜眼王瓒,进士朱谏等。
       朱墨瞿出身于花坦村人。他绝意功名,归隐林下,创办了这所凤南书院,学生王瓒在凤南书院三年,明弘治八年乙卯(1495),考中举人。翌年春,中进士第,试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后又擢升为两京国子祭酒,官至礼部侍郎,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继王瓒之后,朱墨瞿又收纳了朱谏、唐纳等,也都相继成名。明孝宗御笔赐封朱墨瞿“溪山第一”匾额。朱墨瞿逝世后,其得意门生吉安知府朱谏曾过钟山下先生旧庐,祭拜神主,并赋诗云
:“蕙帐风情桂子秋,钟山月落草堂幽。鹤声半入青冥去,旧日门生已白头。”
    至今,凤南书院的遗址犹存,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古代浓郁的耕读文化与朱墨瞿这一代巨儒名贤生前身后的趣事轶闻。
    从“凤南宫”出来,我们在一热心村民的引导下,来到了“太尉庙”。
    太尉庙相当于村中宗祠,太尉是廊下朱家先人。在不经意间,我们漫入太尉庙。但见庙中香烟缭绕,神龛之前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