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端午节心得
篇一:端午节心得体会
端午节感受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
子,洒雄黄酒,佩香囊在家乡,端午不仅仅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了,还有包粽子的乐趣,吃
粽子的甜蜜,赛龙舟的振奋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
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
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
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
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
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天,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
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
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划了。于是他给我们讲
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
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
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
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
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篇二:端午节感悟端午感悟
唐荣福 XX
暮春已过,盛夏未至,六月是一年中最温暖的季节,而六月最古风的日子莫过于每年的
端午,《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古人有在端午浴兰的雅致,今人有端午
赛龙舟的得的恐怕只有不尽东流的汨罗江水和万古悲风的屈原了。古
人留下的东西,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到了我们手里,或许早已面目全非,但每逢佳节或纪念
之日,几千年民族的情感还是依然涌上心头不曾变迁的。节日对于我们来说,亦是难得的休
憩时光,也只有每年的节假日里,我们才能从庸庸碌碌的生活里把自己抽出来,让时光闲置
下来,所以如今的节日除了纪念之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意义就在于它把我们对古人的情
感和现世的生活连接了起来,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如今也有幸和老师同学们在端午的第一缕阳光里怀古叹今,出奇的安静的校园,大学三
年极少见的六点钟的师大,如今也才有幸得以静心欣赏它的晨景。越是安静的时候,我们就
越看到真切的自己,三年前来到师大的时候,还是一个初秋的早晨,跋涉千里从国境之南来
到这陌生又逐渐熟悉的地方的时候,对着校园除了疲倦没有一些新鲜感,大概见识过许多的
大学也早已司空见惯,放下行李便两眼一黑瘫软在了宿舍的床板上,后来除了军训也极少在
大学里早起过,相比每天被梦想叫醒的人,在起点上我就比别人落后了很远,可惜时至今日
看到六点钟的师大也才幡然醒悟何谓“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的真理。时光荏苒,三个春夏秋
冬悄然流逝,我虽然不爱感慨时光,甚至一度感觉感慨时光这种老梗只是一些失意之人用滥
的陈词滥调。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它就像一个小偷,把我经过的生命变成了一把刀,押在了
我的脖子上问我服不服,我却已经丧失了选择的余地。端午的早晨凉风习习,静湖边的垂柳
招展着它的枝桠,同学们带着朦胧的睡意和惺忪的睡眼三五成群陆续到了静湖边的凉亭。这
个季节也是万物复苏之后的兴盛之际,柳树飘起了飞絮,静湖的春天被柳絮染成了半冬,地
上一片雪白,柳树上的虫子也开始活动起来,它们下了树,在凉亭里慢悠悠的蠕动着,有些
还调皮地趴到了女生的衣服上,偶尔迎来胆小女生的一阵阵尖叫,我们的端午怀古就在这尖
叫声中开始了。哲学系的学生们总是有太多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女生们大多倾向于柔情的诗
句,在诗人的思念之情亦或是闺怨之中畅谈自己对爱情的感悟,而作为我们班极少数的男生,
我选择了关于人的快乐和幸福的诗句,结合社会现实表达了现实的人何以得到快乐的想法,
庆幸的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由此我也想起自己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古人留下的诗句,时过
境迁,千百年之后的我们为何还依然能从他们的一觞一咏之中获得情感的认同,如今我得到
了答案,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诗句里大多表达了关于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而时过境迁迁
走的只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