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   景区空间布局与景点品位提升
 
    一、景区空间布局
    在充分考虑新密市旅游区域面积、区位条件、资源分布、开发现状、交通格局、发展方向等因素的前提下,本着“主题相近、空间相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分区思路,按照“一心、三带、四区”的总体结构来布局,重点打造9大核心景点、10大旅游线路(文化之旅、风情之旅、寻根之旅、养生之旅、心灵之旅、民俗之旅、山水之旅、体验之旅、生态之旅、田园之旅),形成中心开花、四方相衬、主题鲜明、特色各具的大旅游格局。
 
    (一)一心: 新密古城旅游中心               
     新密古城旅游中心既是自然区划的“中心”,也是旅游发展的“重心”,其相关情况见下表:
分区范围
核心景点
区域形象
概念定位
功能定位
 城关镇、
 牛店镇
古城县衙、打虎亭汉墓
新密古城? 千载风情
文化之旅风情之旅
休闲中心、服务中心
 
       
 
 
 
    新密古城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现存有古县衙、城隍庙、文庙等历史建筑群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古民居300余处,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新密古城经过精心打造,完全可以成为观光游憩与休闲体验相结合的新密大旅游文化休闲服务中心。同时,把打虎亭汉墓纳入古城游之中,成为古城景区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新密古城的全面打造、打虎亭汉墓的产品升级,大力提升和完善城区的购物、住宿、餐饮、娱乐、交通、信息服务、客流集散等功能,将城区打造成为功能强大、体系完备的全市旅游服务基地和“郑-少-洛”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节点。
 
    (二)三带
    1、密州大道旅游发展带          
    密州大道是新密市到高速路入口的一段,南北贯通,不仅承担着新密市交通大动脉的作用,也是旅游发展组织核心主线。借助交通基础,进行旅游产业的架构和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同时优化开发成为兼具交通与游览功能的风景道。
 
    2、溱洧文化旅游休闲带
    溱水、洧水是新密境内的两条河流。洧水横贯新密东西,全长40余公里,流域面积达85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达180平方公里。二者滋润着新密的广大地区,成就了这方土地上的特殊文化。
溱洧是历史之河,文化之河,诗歌之河,爱情之河。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旅游业为引擎,以两河两岸为纽带,因地制宜,创意打造,将特色农业与体验旅游、创意文化相结合,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将溱洧两岸变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水文化风景带。
 
    3、朝开铁路旅游观光带
    朝开铁路为地方窄轨铁路,经平陌镇、超化镇、大隗镇,沿途有香山、天爷洞、超化寺等景点。此铁路如今近乎废弃,已失去原有功能。如果改变思路,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窄轨铁路沿途绿化、美化,景点连成一线,小火车改造为美观、舒适的景观火车,打造独具特色的铁路旅游带,“坐火车去旅行”,必能成为新密旅游的亮点与卖点。
 
    (三)四区:
    1、黄帝文化旅游区(东部)
    该区文化资源富集,乃新密的“文化高地”。相关情况见下表:
分区范围
核心景点
区域形象
概念定位
 功能定位
刘寨镇、大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