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中华文明史.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文明史.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1/26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文明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和答案
第一讲古代建筑
1、先秦时期的城市建筑的代表有哪些?
(1)燕下都(2)吴都阖闾(3)赵都邯郸(4)鲁城(5)齐都临淄
2、秦汉时期住宅有哪些特点?
汉代人重视社会等级。贵族的宅第,外有正门,共有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屋顶中央高,左右两边低,边上是小门,用于一般的出入。大门以内还有中门,它和正门都可以通马车。门旁还有附属房间可以居留宾客。院内以前堂建筑为主要建筑。堂后以墙、门分割内外,门内有居住的房屋。还有车房、马厩、厨房、库房以及奴婢的住处等附属建筑。
3、隋唐时期佛教建筑的三种形式及其代表。
佛塔:西安慈恩寺塔、兴教寺玄奘墓塔
佛寺:隆兴寺、佛光寺
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石窟、麦积山石窟
4、试述两宋建都汴梁(开封)和临安(杭州)的原因。
(1)北宋都城开封(东京、汴梁)
开封, 史称“七朝古都”。战国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曾建都于此。
北宋建都开封的原因
①长安、洛阳的衰败。
长安、洛阳多次遭受战乱的洗礼。战乱将这里的经济、文化毁于一旦。又由于当时北方为辽所占,南方蜀、吴并立,北宋只能定都开封。
②开封处在经济富庶之地,交通方便,利于居内控外。
都城需要建在经济发达之地。军队数量的不断增加,必须要征调全国的税收以满足京畿军队与官僚的需要。
(2)南宋都城杭州(临安)
▲南宋建都临安的原因:
①金兵主动进击,宋军被动防守。建康(南京)靠近前线,不如杭州地处后方,比较安全。浙西一带水网交错,对骑兵活动不利。杭州有这一道天然屏障,给统治者增加了安全感。
②唐宋以来,杭州迅速崛起,为万物富庶的“东南第一州”。这种相当规模的城市体制和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恰恰是作为国都所必需的。
5、列举明清陵墓及其所在地。
(1)明陵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英宗的裕陵、宪宗的茂陵、孝宗的泰陵、武宗的康陵、世宗的永陵、穆宗的昭陵、神宗的定陵、光宗的庆陵、熹宗的德陵、思宗的思陵。
(2)清陵
清皇陵分两部分:一是关外陵,称“清初关东三陵”或“盛京三陵”,即永陵(位于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后二者位于沈阳),位于;此外还有东京陵(位于辽宁辽阳),合成关外四陵;二是清入关后的皇陵,又分清东陵(位于今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的昌瑞山)和清西陵(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
◎清东陵
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以及慈安太后(东太后)、慈禧太后(西太后)、等四座陵墓,还有五座妃园寝、一座公主陵。
◎清西陵
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第二讲天文历法
1、列举我国古代发明的主要天文仪器和功用。
(1)表和圭:表,就是直立在地上的一根竿子,是用来协助肉眼观天侧天的一种仪器。圭是用来测量太阳照射表时所投影子长短的尺子。
(2)漏和刻:漏,是漏水的壶,借助水的漏出以计量时间的流逝,是守时仪器。
刻,是带有刻度的标尺,与漏壶配合使用,随壶水的漏出不断反应不同的石刻,属于报时仪器。
(3)浑仪:浑仪是古代天文学家用来测量天体坐标和两天间角距离的仪器。
(4)简仪:简仪由浑仪发展而来。因其简化了浑仪的环圈重叠体系,又将赤道坐标与地平坐标分开,不遮掩天空,观测方便,故后人以此作为简仪名称之由来。
(5)仰仪:仰仪形如一口大锅仰面朝天,锅内刻赤道坐标网,在半圆球心处设法置一铜片,中开小孔,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将太阳像成在大锅的内壁上,从刻成的经纬网中立即可以看出太阳的坐标。
(6)晷仪:晷仪,或称日晷。其形状为一方形或圆形石板,中央有较深的圆孔,以圆孔为中心画有一大圆圈。中间圆孔插一定表,用来观测太阳的影子。
(7)牵星板:牵星板是一种实用的测角仪器,测量天体的水平高度或两天间的纬向角距离。
2、试述我国古代历法的沿革。
(1)东汉乾象历之前,为固定周期均匀运动期。这里有《古六历》、《太初历》、《后汉四分历》等。
(2)从《乾象历》至《皇极历》,包括魏、晋、南北朝的许多历法,是从均匀运动向非均匀运动的过渡时期。
(3)从隋《皇极历》至元《授时历》,为半固定周期非均匀运动时期。
3、列举我国古代主要天文学家及其成就。
1、刘歆,东汉天文学家,著有《七略》、《三统历谱》。
2、贾逵,东汉天文学家。他对后汉《四分历》的制定有重要贡献。
3、张衡,东汉天文学家,著有《灵宪》、《浑天仪》,制作水运浑象、地动仪等天文仪器。
4、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求得的圆周率值之精度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编制《大明历》,首次引进岁差算历;他的《缀术》一书,唐代国子监立为数学教科书。
5、刘焯,隋朝天文学家,著有《皇极历》。
6、一行,唐朝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