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经济-产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条件、特点与规律的科学研究中国领土范围内的各个经济-产业部门的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的地域组合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与规律。 
2 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 条件,结构,区域, 潜力,方向:
3 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理论, 人地关系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4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评价我国的国土与区位条件。 
1 ) 区位(Location):全球最大陆地欧亚大陆的东部; 最大海洋太平洋的西岸 优势:兼具海陆之便为对外交通、对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2 )国土(Territory): 疆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3 ) 海运条件:沿海有面积大于10km2的海湾160多个; 宜建海港,海洋运输
5简述领海、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 
领海:从基线垂直向海外延伸12海里的海域为领海。 
毗连区 :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家可以建立宽度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 
1) 光热条件——比较优越,以温带和亚热带为主 ,垂直气候分异 由于我国多山,海拔高差大,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实行多种耕作制度和广泛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发展特色农业。 
2)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空不均,变率大:地处最大陆地与最大海洋之间→→季风特别强烈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季风对中国十分有利,避免沙漠出现;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在北回归线附近避免了沙漠的出现。(2)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我国人口、农业生产等经济现象的空间格局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3)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季多雨,故雨热同季,水热条件组合好,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由于降水变率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因此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7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评价我国的地形与地貌条件。 
1 )地势呈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A有利于东南部海洋上暖湿气流毫无阻拦地深入内地,给广大内陆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改善了内地的水分条件,也利于东南半壁的植被、土壤以及农业生产活动。B多阶梯地势的存在,使得同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大河具有了较大的落差,蕴藏着可供多级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3)广阔的浅海大陆架,形成资源丰富的海洋渔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 
2)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多元化发展 ,高原、平原、盆地、山地。 
3 )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山地、高原、丘陵。A;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短,坡度大,土地侵蚀B;崎岖的山区地势不利于发展交通运输业C;东西向纵横交错的山脉局地小气候东西向山脉的的阻挡,削弱了北方寒潮的冻害影响,扩大了某些作物的种植范围。 D;山区、山地形成了丰富的山岳型旅游景观 (6)我国东部、南部的山地和丘陵,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 (7)分布在西干旱区发展绿洲农业。  
6 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评价我国的矿产资源。 
1) 矿种齐全,储量总规模大,人均储量少 
2)  大宗矿产以贫矿居多,富矿少:
3)  共生矿多,单一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