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纸造一座桥
吉水小学沈国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可以将活动的内容“用纸造一座桥”结合在其中,使其指向性更强?)
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这个活动是指造真正的桥,还是纸桥?如果是指真正的桥,那么“造纸桥”这个活动的概念性目标是什么?如果是指造纸桥,那么从“造纸桥”提升到设计、材料与制作的目标缺少体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点】经历一个设计、制作、交流桥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学会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具体综合考虑什么?造纸桥的活动,我觉得难在将好的想法表现到作品中,所以难点的表述可以更具体。)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等。
教学过程:
课前:
因为借班上课,所以考虑课前用一节课的时间先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形状,结构对造桥的影响,以及拱形、各种各样形状的桥的展示完成,并布置学生课外完成自己小组需要制作的纸桥的设计。(这是一个很好的注意,只有40分钟肯定要有取舍,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显现制作活动。)
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桥
课件(上节课的相关要求):
设计:用纸造一座桥
材料:一张旧报纸、少量胶带(也可以是胶水、双面胶或固体胶)、一把剪刀、一把尺、一支笔。
能跨越 35厘米宽的“峡谷”。
桥面宽度要大于10厘米。
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流各组的设计:
师:你们设计时,考虑了哪些因素呢?
建议从这些方面加以介绍:
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设计图或设计过程。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前几课所学知识有更好的运用,并迁移到本课的活动中来。)
引导:如何跨越35厘米宽的“峡谷”,承受200克重的钩码等方面的思考及解决策略。
师:在听取了许多小组交流后,你们有没有需要在自己的设计中加以修改的?
小组合作,按照设计进行现场制作:
1、学生分组运用材料进行现场制作;
2、课件出示,
友情提示:
A、可以从增加厚度、改变形状、利用框架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让纸桥在压力的作用下不容易发生弯曲和破坏。
B、裁剪时要分配好各部分的材料,并且牢固地连接各个部分。
C、找一些书本做一个35厘米宽的“峡谷”,用200克重的钩码当做“车辆”进行自我测试。
3、教师巡回指导和帮助有需要的小组。(老师是否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材料,为出现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让这些学生也尽可能得到成功。)
三、纸桥展示评奖大会
1、今天的桥的展示评奖大会,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做解说员,上来展示。其他各组同学作为评委参与活动。(这个活动任务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