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人畜共患病概述.pptx

格式:pptx   大小:331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畜共患病概述.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1/26 文件大小:3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畜共患病概述.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畜共患病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类传染病,发生范围遍布全世界。目前,新的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为了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人类健康,人畜共患病的防制工作引起高度重视.
库文档分享

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互相关联,在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
人畜共患病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病原体是指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线虫、原虫、吸虫、绦虫)等微生物或寄生虫。非生命的致病因素不包括在内。
库文档分享
据统计,对动物和人有害的病原生物有500多种,动物和人一生要发生100多次感染,但致病的感染一般只有5~10次,这主要是动物和人的抗病力屏障(皮肤、黏膜、白细胞、抗体)发挥作用。
库文档分享
二、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病原突破了人类的中间屏障,动物和人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是动物源性疾病。
按照疾病传播的生物通道,可分为四种情况:
库文档分享
1、病原体主要贮存于动物,以动物发病为主,人类偶尔可感染发病,但人与人之间不传播或几乎不传播,即动物→人,例如狂犬病、棘球蚴病、炭疽、布病,以及早期发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2、病原体既可以贮存于动物,也可以贮存于人类。动物、人类都可以发病和互相感染,即动物→人→人→动物,例如结核病。
库文档分享
3、病原体主要贮存于人类,并引起人的感染,但易可波及动物,例如疟疾、登革热等虫媒性传染病。
4、病原体为完成生活史,在传播环节人和动物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猪囊虫病。
库文档分享
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是指水平传播,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皮肤和粘膜),以可以是通过媒介(生物或机械媒介)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虫媒)。
库文档分享
1、皮肤和粘膜传播。皮肤和粘膜接触发病动物或发病动物含有病原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病原体通过皮肤和粘膜侵入。如被狂犬咬伤,接生布病羔羊,抚摸发病动物,接触疫水,通过破损的皮肤而发生感染。
2、呼吸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尘埃漂浮与空气中,通过呼吸将病原体吸入体内感染发病。如肺结核、肺炭疽等。
库文档分享
3、食入传播。病原以饮水和食物为媒介物,经消化道食入病原体。很多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如沙门氏菌通过肉和蛋、布病病畜的肉和乳,以及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和蔬菜等。目前我国发生的一些炭疽,都是农民在宰杀病死动物过程中,因手忙而把刀置入口中感染。
库文档分享
4、虫媒传播。病原体以生物媒介进行传播。又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病原体在虫媒体内没有发育和繁殖,只是通过昆虫的口器、消化道机械传播,如肠道性细菌性感染等;二是病原体在虫媒体内经过发育和繁殖,在感染宿主,如森林脑炎、乙脑。
库文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