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国学经典教学案[低段].doc

格式:doc   大小:397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经典教学案[低段].doc

上传人:nb6785 2018/11/26 文件大小:3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经典教学案[低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 1课时
备课时间:第 1 周地点:办公室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体备课内容
个体修订
教学内容
1、P3-4的经典要义;
2、P5-6的故事《王泰让枣》;
3、P6的古诗诵读——《二月郊行》。
教学目标
“经典要义”条目。
2、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礼的品性。
3、阅读故事《王泰让枣》让学生懂得:礼让是一种优秀品质。在生活中应该养成礼让他人的好****惯。
4、通过古诗诵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礼的品性。
2、让学生懂得:礼让是一种优秀品质。在生活中应该养成礼让他人的好****惯。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台
课堂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主题语:不学礼,无以立①。
——《论语·季氏》
注释: ①立:立身。
学****经典要义

礼之用①,和为贵②。——《论语·学而》
注释:
①用:功用,作用。
②和:和谐,和睦。
礼尚往来①。往而不来, 非礼也②; 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尚:崇尚。
②非礼:不符合礼仪。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①,博我以文②,约我以礼③,欲罢不能④。
——《论语·子罕》
注释:
①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循序渐进的样子。善:善于。诱:引
导,诱导。
②博:使……广博、渊博。文:文化典籍。
③约:约束。
④罢:停止。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听故事《王泰让枣》
1、听老师讲故事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礼让方面的表现。
3、然后总结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4、教师小结。
四、古诗诵读——《二月郊行》
二月郊行
刘咸炘①
豌豆藤缠麦穗长,林边路湿漏晴光。
菜花深处多蒲笠②,一队儿童上学堂。
注释:
①刘咸炘(xīn) :现代学者,今成都双流县人。
②蒲笠:用蒲做的斗笠。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五、教师总结,下课。
练****设计
回家后背诵主题语和“经典要义”条目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礼仪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 非礼也; 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教学反思
课题:2 课时
备课时间:第 1 周地点:办公室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体备课内容
个体修订
教学内容
1、P7-9的生活实践;
2、P10的经典诵读——《弟子规·总序》;
3、P4人文成都——《三绝碑》、成都农谚。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懂得餐饮礼仪:尊重长者,顾全大家;明白社交礼仪:宽容有礼。
2、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总序》;
3、通过人文成都的阅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生活实践学生综合理解文明礼仪。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台
课堂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经典诵读——《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三、讨论学****P7-9的生活实践。
1、引导学生体验情景, 请同学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答案。
2、对情景三中“我”的行为作出评价。
3、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是怎样做到的。
4、师根据“经典要义”作正确引导。
5、教师小结
四、学****P4人文成都——《三绝碑》、成都农谚。
三绝碑
位于成都市武侯祠二门前右侧亭内,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著名政治家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蜀中名匠鲁建镌刻。因碑文、书法、刻石俱佳,被后世誉为“三绝碑”。
节令物候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公历4月4日,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