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district planning
【概念】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说明】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大、中城市可根据需要编制分区规划,分区规划宜在市区范围内同步开展,各分区在编制过程中应及时综合协调。分区范围的界线划分,宜根据总体规划的组团布局,结合城市的区、街道等行政区划,以及河流、道路等自然地物确定。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
●分区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和总体规划一致。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二)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三)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四)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五)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分区规划文件及主要图纸
(一)分区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二)分区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分区位置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分区规划需收集以下基础资料:
(一)总体规划对分区的要求;
(二)分区人口现状;
(三)分区土地利用现状;
(四)分区居住、公建、工业、仓储、市政公用设施、绿地、水面等现状及发展要求;
(五)分区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要求;
(六)分区主要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分区规划文本的内容
(一)总则:编制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二)分区土地利用原则及不同使用性质地段的划分;
(三)分区内各片人口容量、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列出用地平衡表;
(四)道路(包括主、次干道)规划红线位置及控制点坐标、标高;
(五)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保护管理要求;
(六)工程管网及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要求。
●分区规划图纸
(一)规划分区位置图。比例尺不限一致,表现各分区在城市中的位置;
(二)分区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
内容为:
1、分类标绘土地利用现状,深度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2、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区位置、范围;
3、重要地名、街道名称及主要单位名称。
(三)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内容为:
1、规划的各类用地界线,深度同现状图;
2、规划的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3、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用地界线和保护范围;
4、重要地名、街道名称。
(四)分区建筑容量规划图,标明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及分区界线;
(五)道路广场规划图
1、规划主、次干道和支路的走向、红线、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2、主要道路交叉口形式和用地范围;
3、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和用地范围;
(六)各项工程管网规划图。根据需要分专业标明现状与规划的工程管线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标明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21世纪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对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一、城市设计的定义和主旨
1、“城市设计专门研究城市环境的可能形式”——(美国)凯文林奇
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的处理和艺术安排”——(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3、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关心人、方便人,创造良好的、宜人的生活环境,精心塑造街道、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
2、尊重自然。保护大自然,利用山、水、林,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3、维护城市发展在历史文化上的连续性。城市是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城市品位取决于文化。
4、重视城市建设的综合性与渐进性。规划、建筑、园林、雕塑等专业的共同努力。
以上的四项基本原则,也是衡量、评价城市设计方案取舍、实践成败的基本标准。
三、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