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1
一、区位分析 1
二、自然环境 1
三、建设用地条件分析 1
四、社会经济环境 2
五、产业发展分析 2
第二章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 2
一、规划依据 2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目标 4
第三章产业发展策略与功能定位分析 5
一、产业分析 5
二、本工业园区产业项目选择 6
三、规划区产业项目发展优势 6
四、工业园区开发模式的选择 7
两种开发模式的比较 7
五、规划区功能定位 8
第四章规划区规模与用地布局 8
二、规划用地布局 8
(一)规划用地结构 8
(二)用地布局 8
第五章土地使用规划控制 10
第六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 11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11
第八章市政管网规划 12
一、电力 12
二、电信 12
三、燃气 13
四、给水 13
五、排水 13
第九章城市设计导则 14
第十章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 14
第十一章防灾规划 15
一、防洪 15
二、防震 15
三、消防 15
四、人防 17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 18
说明书
前言
成渝地区成为继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增长极,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连绵带。成渝经济区内将建环线高速,培育五大基地。重庆1小时经济圈建设的全面推进及渝遂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给铜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铜梁县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随着渝遂高速公路的竣工通车,铜梁处于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在推进成渝经济带一体化建设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渝遂高速公路开通后,铜梁将融入主城区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为主城城市功能拓展提供空间。
蒲吕镇是铜梁的重要产业发展基地,为抓住渝遂高速公路建设,改变铜梁区位优势和重庆建设1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机遇,铜梁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蒲吕工业园区。
蒲吕镇位于重庆铜梁县东部。随着渝遂高速公路的修建,城镇发展迅速加快,为了更有效的指导蒲吕镇新世纪的城镇建设,计划在蒲吕镇区以南,蒲吕渝遂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渝遂高速公路铜梁段沿线的蒲吕镇产业带。受蒲吕镇人民政府的委托,特编制《铜梁工业园区蒲吕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规划区位于渝遂高速公路在铜梁县内最南端的一个立交出入口,为最容易接受主城产业经济辐射的区域,希望通过本次规划,推进蒲吕镇的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同时构造蒲吕产业带在铜梁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基地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实现蒲吕镇域、铜梁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一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一、区位分析
蒲吕镇位于铜梁县东部,,距主城区约40公里。
规划区位于铜梁县蒲吕镇区南部,处于蒲吕镇高速公路与小安溪河相交处,是蒲吕镇战略规划近期主要发展区域,。
二、自然环境
规划区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秋短;,,8月份平均气温28摄氏度,无霜期325天,年日照1334小时,年降雨量106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
规划区土壤类型划分为4个土类,48个土属,69个土种。其中分布最多的是水稻土。
规划区植物种类较多,地域内自然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坡等主要植被类型,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主要植被类型。
规划区属于河谷丘陵地带,浅丘众多,但相对高差不大。整个区域高低不均,规划区最高点位于西南部沙丘(高程为295m),中部和东南部以中丘、浅丘、平坝和沿河阶地为主,最低点位于西北部
小安溪河边界(高程252m)。
规划区西侧有小安溪河,小安溪河从南至北流经规划区;规划区境内仅有1条冲沟,冲沟宽5米左右,
三、建设用地条件分析
通过对影响建设用地的地质、坡度、坡向、植被、水系、景观敏感度等因素分析,对区内建设用地进行整体评价:适宜建设用地约占90%;较适宜建设用地占5%;不适宜建设用地占5%。
区位优势——铜梁处于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渝遂高速公路开通后,铜梁将融入主城区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本规划区位于渝遂高速公路在铜梁县内最南端的一个立交出入口,为最容易接受主城产业经济辐射的区域。
用地条件优势——规划区现状以农地为主,有少量村庄建设用地,用地内规划控制情况较好。
交通优势——重庆交通大环境拉动城郊经济大发展,在建渝遂高速将大大缩短铜梁与重庆的距离,铜梁县在重庆外环高速围合范围内,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
基础设施——规划区内城市道路及其它基础设施较少,工业园区建设前期投入较大。
四、规划区用地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