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古诗词鉴赏自创课题1.ppt

格式:ppt   大小:196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鉴赏自创课题1.ppt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1/29 文件大小:1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鉴赏自创课题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鉴赏专题复习一
2005年考试大纲
鉴赏评价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一般诗歌鉴赏题的设题形式及答题步骤
设题形式
写什么?思想内容、意境分析,背景(形象)
怎么写?表达技巧,炼字(诗眼),风格流派,构思艺术等等。(语言和表达技巧)
为什么这样写?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鉴赏的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先诵读全诗,大致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倾向,把握其基调。(写了什么)把握形象
第二,从形象结构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了
解作者是怎样表现其思想感情的。(怎样写)
把握语言及表达技巧
第三,联系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材料,从整体上综合归结出主旨。(为何而写)把握感情、观点态度
(20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写什么,怎么写)(形象、语言)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为什么)(思想感情)
(1)(形象)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语言和表达)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2)(观点态度)答案一: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答案二: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2003年全国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是什么——“诗眼”分别是“咽”“冷”;为什么——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得出结论——“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这种流程也可简单归纳为“叙——析——评”。
五种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二、分析语言型
三、分析技巧型
四、炼字型
五、综合开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