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吉林大雾.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吉林大雾.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11/2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吉林大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吉林大雾
从昨天到今天,吉林市都是大雾天气。走在上班的路上,能见度也就是10米左右,来到操场,只能听见声音,根本看不见人。
对于这样的天气,气象专家给出了解释:
哈尔滨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丽娟介绍:恰好赶到供热的这几天,地面的气压也比较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感觉空气质量比较差,天气因素产生的雾,叠加到这个霾上,就显得能见度特别差。
吉林省气象台副台长陈常胜介绍:这是典型的辐射雾,这雾主要是因为弱高压影响,另外前期我们省有一次比较弱的降水天气,空气当中本来是水汽就多,水汽凝结了之后,跟污染物附着在一起,就形成了全省大范围大雾天气。今天夜间到明天早上,我们省大部分地区还是有雾,到夜间雾还会继续加浓,现在看明天白天雾都还会持续,到明天夜间雾基本上就会趋于结束。
北方冬暖季正式到来之前,污染已然来袭。各地警报频传,空气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哈尔滨市环保局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排查企业,杜绝超标排放,发现超标排放严格处罚,开展燃煤锅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排查、秸秆禁烧治理、扬尘污染防控和机动车尾气路检等4个专项行动。
太原宣布,重污染天将限产停产重污染企业;兰州市规定,污染指数持续三天达到101以上启动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并奖励社会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
西安将强制取缔露天烧烤摊点、黑烟小锅炉、小窑炉等燃煤设施,遏制无组织油烟排放现象。
相信哈尔滨、太原、西安三地的空气污染治理措施,仅仅也只是全国治污的冰山一角。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空气污染,恐怕也必须长治,才能久安。而不是雾霾到眼前了,治理措施才姗姗来迟。
这种情况,看来吉林省也不能例外。这也许就是发展带来的代价。前一阶段看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人在美国的十个不适应》,其中就有一条是不适应美国蔚蓝的天空。
介绍一下辐射雾:
一、定义
辐射雾(Radiation fog) 大雾种类繁多。根据雾的形成过程、物态和天气学系统,雾可分为冷却雾、混合雾和蒸汽雾3类。其中冷却雾又根据冷却原因,分为上坡雾、平流雾、辐射雾等。
二、成因
辐射雾,主要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所致,因此雾多发生在夜最长、气温最低的冬季或比较寒冷的冬半年。
三、危害
大雾对交通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鲜为人知。当大雾弥漫时,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大气污染物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新物质。如二氧化硫在大气中被氧化后,与雾滴结合成硫酸气溶胶,这一新物质的毒性要比原来的物质提高10倍以上。而且大雾时往往存在逆温层,空气无法对流,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所以对人体危害也很大。
四、其他
这种雾是地面温度低,从而靠近地表的空气温度低,形成逆温现象,经过长时间,水汽与凝结核下沉致地表,而形成。主要发生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
另外,风速对辐射雾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没有风,就不会使上下层空气发生交换,辐射冷却效应只发生在贴近地面的气层中,只能生成一层薄薄的浅雾。如风太大,上下层空气交换很快,流动也大,气温不易降低很多,则难于达到过饱和状态。只有在l一3米/秒的微风时,有适当强度的交流,既能使冷却作用伸展到一定高度,又不影响下层空气的充分冷却,因而最利于辐射雾的形成。
辐射雾出现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早晨,太阳一升高,随着地面温度上升,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