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家规家训.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规家训.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11/29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规家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未成年子女要自幼养成如下孝悌之德:
第一条        子女要密切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未成年子女要学会夏天睡前帮父母把床铺煽凉,冬天寒冷时为父母温暖被窝;成年子女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父母睡得安逸;子女在任何时候和父母说话都要和颜悦色,甜言蜜语;子女要经常在父母膝下与父母聊天、嬉戏、撒娇,让父母享受到天伦之乐。要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要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第二条        父母呼唤,子女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子女的时候,子女应该恭敬的聆听;子女做错了事,父母责备训诫时,子女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要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要特别重视父母和长辈们的经验之谈,避免走父母和长辈们走过的弯路,预见坎坷,减少挫折。   
第三条        子女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我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庭成员。要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第四条        子女称呼父母和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父母和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看到父母和长辈时,要上前问候,经常交流,多多沟通。要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要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
第五条        子女在路上遇见父母和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父母和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第六条        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第七条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第八条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去除。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为孝始。”)。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蒙受耻辱。
第九条        要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已婚的成年子女不得辱骂父母和非议父母。
第十条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说父母认识和改正,劝说时态度要诚恳,声音要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劝说,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说;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也要坚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骂和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第十一条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