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十年课改我在古诗文积累教学中的做法.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年课改我在古诗文积累教学中的做法.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8/11/2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年课改我在古诗文积累教学中的做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课改十年来我在小学语文课前古诗文诵读教学中的做法
祁连路小学:苏俊霞
2012年11月 6日
课前中华古诗文吟诵交流在我这个班是从一年级开始训练的。每天的小主持人和准备课前展示的同学在全班轮流进行。五年来同学之间已经形成了很有序的传递、各负其责,自觉遵守从不间断。如今我的学生课前能够侃侃而谈,大方自信地相互交流。不但在内容上有切合课题的佳句名篇。更有旁征博引的智慧切磋。而且吟诵古诗文时语气拿捏到位。情感自然流露。这是几年如一日,日日训练的结果。学生学文的自信就是从这一环节开始的。到现在学生的积累交流已基本达到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效果。现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汇报一下我的具体做法和点滴收获。
1、古诗文诵读的目的
经典古诗文吟诵,既传承中华文化,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提升其文学修养。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我认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切实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
2、诵读形式坚持以生为本
(这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70首古诗中各年段必背的内容,这些同学们大都会背,接起来也较得心应手)的形式提醒大家该上课了。(省去了老师课前维持纪律的麻烦,又腾出了积累交流的时间)(主持人要针对同学们的课前交流给予合理恰当的评价,也是一种倾听、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训练,
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轮到展示学生提前都会精心准备,广泛阅读积累)上台,和全班同学交流。(个人间对诗、和全班同学对诗、合作吟诵、同时展开评论交流......)
。(从内容、形式、及交流者的衣着、态度、姿势......有评论不到之处其他同学会及时提出补充)
3、课前古诗文诵读的内容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诵读交流内容我以新课标的要求为依据。从一年级下半学期的简单的儿歌、小笑话、谜语,《三字经》五言绝句。到二年级的《弟子规》必背经典诵读。直到三年级的《百家姓》中外名著及名家名篇的背诵交流。(因为《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中有很多生僻的字,我利用每节课前5分钟领着学生读熟理解,下节课先背诵教过的内容,再领读一段,每天放学时从出发到十字路口解散这段时间我也充分利用上,其实我发现这样做不但背诵了诗文,连路队都走得很整齐。不用班长喊一二一了,可谓一举两得,这就是我低年级的领)这样周而复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能熟读成诵。虽说这些内容看似与课文学****无关,可无形中快速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孩子们这部分的背诵学****一直是轻松愉快的,老师没有给他们任何压力。他们记忆力也有显著的提高,因为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及时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退化。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也是为学生的一生打点了文化底蕴。从三年级我开始鼓励学生注重积累(每人都要有积累本)
最初只是名句的交流,开始时我注意引导孩子们积累,为激发他们积累吟诵的兴趣,我注重每日一句的积累和指导。(幻灯举例展示)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因为是描写美丽的秋色所以我出示名句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配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既积累了名句又提高了鉴赏能力。(包括每张幻灯片背景图片我都会精心选取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优美轻松的意境中学****进一步激发他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