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4* 给予是快乐的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王如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4*给予是快乐的
学习词语:给予(注意“给”的正确读音是“jí”)
:
(1)文中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他们是什么关系?(素未平生)
板书:小男孩保罗
(2)什么事情使保罗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
(圣诞节前夜,一个小男孩见到保罗的新车,便希望也能像保罗的哥哥一样,送给自己残疾的弟弟一辆新车,这事使保罗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
说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对于四上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建议教师启发学生抓住事件的六要素,分起因、经过、结果三个层次进行概括和提炼,逐步把主要内容说完整,把话说得条理清楚,简洁明了。
3. 介绍作者丹·克拉克:
媒体出示资料:
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城市和星星》、《2001太空探险》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
二、初读课文
过渡:小男孩与保罗素未平生,但他对弟弟的爱却使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
快乐的。那么事情的发展究竟是怎样的呢?
初读感知,读准字音,努力读通句子。用直线划出描写保罗两次想法变化的
句子,想想那是为什么?
板书:想错了又错了
说明:文中的字词比较简单,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教学时随机点拨即可。在此,教师要利用有限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围绕质疑,通过自学读懂课文,为感悟文章中心做铺垫。
三、研读课文
学习第1~7节:
(1)过渡:让我们先去看看第一次他与小男孩相遇时的情景。
(2)读懂保罗想错了的内容:
媒体出示: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惊叹”是什么意思?( 因惊讶而赞叹。)
指导朗读小男孩的话,读出惊讶的语气。
“这样的哥哥”是怎样的哥哥?保罗所想的与男孩所想的有什么不一样?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保罗以为小男孩只想着——索取,而小男孩却一心想着——给予。
板书: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指导有感情地读好小男孩的话。(充满羡慕、由衷敬佩)
(3)齐读第1~7节。
~12节:
(1)过渡:后来,保罗开着车带小男孩出去兜风,当遇到小男孩残疾的弟弟时,保罗的眼睛湿润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带着问题默读8~11节。
(2)读懂保罗又想错了的内容:
媒体出示: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
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