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8课《白雪公主》学案
〖主干知识〗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钳子(
)嘀咕(
)(
)邪恶(
)遵命(
)瞅着(
)
惊讶(
)拴住(
)凶残(
)涂抹(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灵jiù___
警tì___
chuō___死
脸jiá___
pí___倦
tán___木
miǎn___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王后大吃一惊,忌妒的脸都青了。
忌妒:
②卖东西的老婆子不是别人,就是那个邪恶的王后。
邪恶:
③王后目光凶残的打量着她。
打量:
④你这个美人的样板。
样板:
4、文学常识填空。
《白雪公主》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国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他们两人是语言学家、童话作家。
5、新王后第四次陷害白雪公主是采用的什么办法?概括回答。
〖点击思维〗
、注意“钳”“邪”不要误读为“gān”“yá”;“嘀咕”的“咕”此处要读轻声。
2、“灵柩”不要写成“灵疚”;“脸颊”不要误写成“脸浃”;“檀木”不要错误地写作“潭木”等等。
3、解释词语很多时候是靠结合语境推测,比如“打量”“样板”根本无须查字典,只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加以理解就可以了。
4、《格林童话》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但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格林童话》中有不少故事在欧洲的其它国家同样广为流传。还从遥远的非洲、亚洲摄取了营养,反过来,《格林童话》又成为后世作家创作题材的。
5、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故事的大体情节安排。
〖语言特色〗
格林兄弟是语言学家,他们编汇的《德语语法》《德语词典》,堪称是现代日尔曼语言的奠基之作和丰碑。《格林童话》源于民间文学,在搜集整理过程中,他们本着民间文学口传易记的的需要,本着符合少年儿童幼小心灵的接受能力的原则,对语言作了适当的清理、加工。所以,在课文《白雪公主》中,故事多限于情节的叙述,极少人物心理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文中的叙述性语言和人物的语言不同;白雪公主、新王后和魔镜的对话各具特色;新王后和魔镜的七次对话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语句重点和情调各异。
〖把握重点〗
一、关于童话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借助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创作,对儿童有教育意义。
二、故事情节
课文是顺着继母四次设计毒害白雪公主展开的。白雪公主的继母是个漂亮女人,“只不过又骄傲又自负,容不得任何人比她更漂亮”。魔镜告诉她:“可公主是比您漂亮一千倍的姑娘。”继母就开始毒害白雪公主。
第一次,作为新王后的继母听到白雪公主比她漂亮,她“大吃一惊,忌妒得脸都青了”。于是叫猎人杀死白雪公主。
第二次,继母听到白雪公主还没死的回答,她“大吃一惊”,就装成做小买卖的老太婆,亲自用丝带勒死白雪公主。
第三次,继母听到白雪公主还没死的消息,“又急又怕,浑身的血液一齐涌向心房”。做了毒梳子。装成另一个老太婆,插进白雪公主的头发里。
第四次,继母听到白雪公主还没死的回答,“气得浑身发抖”,做成毒苹果,去毒害白雪公主。当她听到魔镜说:“全国您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