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8/11/30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十七课。
设计思想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课文情节复杂,找准阅读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紧抓“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条主线,重点抓住父亲“不断挖掘”这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研读中感受亲情可贵,感悟做人之道,提升感悟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2、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4、初步感受借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重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六、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复****课文,移情入景
1、借助多媒体课件,老师复述课文。
2、明确学****目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深入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子。
(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动情。)
(二)、研读文眼,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整体感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读后的体会。
2、过渡: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最有感触的是父亲用双手挖废
墟的场面。(以诗句的形式出示第12自然段的前两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可以读出很多的联想。同
学们,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后想到了什么?(教师主要抓住以下三点随机点拨。)
 “时间长”。
(1)体会“时间长”:多长的时间呢?(36小时,2160分钟,两个白天
一个黑夜。)为什么不直接写36个小时?
(2)感受“父亲累”:在这漫长的36小时中,父亲在做什么?
(3)感情朗读:机械单调、繁重危险、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当我们体会到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句话?
2、研读“可怕的样子”。
(1)理解形象:“破烂不堪”是什么意思?“到处都是血迹”是什么样的?
(2)丰富形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讨论形象: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请同学们深情地读读这句话,再次感受这份沉甸甸的爱。
3、研读“没人再来阻挡他”。
(1)了解内容:哪些人曾经阻挡过他?人们为什么要阻挡他?请划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深究原因:后来为什么又没人再来阻挡他了呢?
(3)体会情感:其他人都认为没有希望了,劝他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他却不放弃,埋头接着挖。多么坚忍不拔的父亲呀!
:是什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