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T68镗床控制系统.ppt

格式:ppt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68镗床控制系统.ppt

上传人:drp539604 2015/9/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68镗床控制系统.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习情境二 T68镗床控制系统
子情境一、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子情境二、三相笼型异步电机的降压起动及Y-Δ降压起动控制的PLC改造
子情境三、运料小车往返控制
子情境四、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及PLC改造
子情境五、T68镗床电气控制单元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及PLC改造
子情境一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一、互锁控制规律
如图2-1该控制电路必须要求KM1与KM2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引起主电路电源短路,为此要求将其中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入另一个接触器线圈电路中,则任何一个接触器先通电后,即使按下相反方向的启动按钮,另一个接触器也无法通电,这种利用两个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点互相控制的方式,称为电气互锁,或称为电气联锁。
二、只有电气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由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原理可知,若要电机逆向运行,只要将接于定子的三相电源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一下即可,可通过两个接触器来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源相序来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2-1所示。图中,接触器KM1为正转接触器,控制电动机M正转; 接触器KM2为反转接触器,控制电动机M反转。
图2-1 接触器联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2-1的工作过程如下:
KM1常闭触点断开对KM2互锁
1、合上电源开关QS 按下SB1 KM1线圈得电 KM1主触点闭合电机正转
KM1常开自锁触点闭合自锁 HL1亮
2、按下SB2 KM1线圈失电主触点断开电机失电
各个辅助触点复位
KM2常闭触点断开对KM1互锁
按下SB2 KM2线圈得电 KM2主触点闭合电机反转
KM2常开自锁触点闭合自锁 HL2亮
3、按下SB3 系统停车
子情境二三相笼型异步电机的降压起动及Y-Δ降压起动控制的PLC改造
通过开关或接触器,将额定电压直接加在定子绕组上使电动机起动的方法,称为直接起动,也叫全压起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起动设备简单,起动转矩较大,起动时问短,缺点是起动电流大(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5~7倍)。当电动机的容量很大时,过大的起动电流将会造成线路的电压下降,这不仅会影响到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严重时,会导致电动机本身无法起动。因此直接起动只能用于电源容量较电动机容量大得多的情况。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起动时,为减小起动电流,一般采用降压起动。降压起动的方法很多,如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定子串电抗器降压起动、定子串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Y—△降压起动、延边三角形降压起动等。
一、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及PLC改造
(一)、时间继电器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空气阻尼原理达到延时的目的。它由电磁机构、延时机构和触点组成。其中电磁机构有交、直流两种。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原理和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将其电磁机构翻转180°安装。当衔铁位于铁心和延时机构之间时为通电延时型;当铁心位于衔铁和延时机构之间时为断电延时型。JS7—A 系列时间继电器如图 2-4所示,图2-4(a)为通电延时型、图2-4(b)为断电延时型。以通电延时型为例,当线圈1得电后,衔铁3吸合,活塞杆6在塔形弹簧8作用下带动活塞12及橡皮膜10向上移动,橡皮膜下方空气室内的空气变得稀薄,形成负压,活塞杆只能缓慢移动,其移动速度由进气孔气隙大小来决定。经一段延时后,活塞杆通过杠杆7 压动微动开关 15,使其触点动作,起到通电延时作用。当线圈断电时,衔铁释放,橡皮膜下方空气室内的空气通过活塞肩部所形成的单向阀迅速排出,使活塞杆、杠杆、微动开关等迅速复位。由线圈得电至触点动作的一段时间即为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其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螺钉13调节进气孔气隙大小来改变
图2-4 JS7-A系列时间继电器原理图
1-线圈;2-铁心;3-衔铁:4-反力弹簧;5-推板;6-活塞杆;7-杠杆:8-塔形弹簧;9-弱弹簧;10-橡皮膜;11-空气室壁;12-活塞;13-调节螺钉;14-进气孔;15、16-微动开关
断电延时型的结构、工作原理与通电延时型相似,只是电磁铁安装方向不同,即当衔铁吸合时推动活塞复位,排出空气。当衔铁释放时,活塞杆在弹簧作用下使活塞向上移动,实现断电延时。
在线圈通电和断电时,微动开关16在推板5的作用下能瞬间动作,其触头即为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头。
图2-5时间继电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