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人教版必修四 第8课 拿来主义 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3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必修四 第8课 拿来主义 教案.doc

上传人:xwhan100 2018/11/30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必修四 第8课 拿来主义 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在初中掌握议论文三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观点和材料统一”的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学****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论证艺术。
    (三)德育渗透目标
    本文观点,不仅适用于其他方面,对当今的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也是极大的。因此要学会运用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
    作者对“送去主义”的论述,是理解的难点。教学重点是文中有关拿来主义的论述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但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请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态度才是正确的呢?今天我们学****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写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研****新课。
    。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4 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 1、2 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 3、4 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 5—9 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 5 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 6 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 7 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 8 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 9 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 10 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