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2/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永寿县永红中学董艳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品味语言。
,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本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课文准确的运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难点:体会“百草园”的“乐”。
教法:讲解、启发
学法:诵读、领会、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都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他也不例外。在1926年9月18日,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这篇文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看他的童年是怎样的。(板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检查预****情况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 蟋蟀( ) 缠络( )
觅食( ) 竹筛( ) 宿儒( ) 渊博( )
鼎沸( ) 珊瑚( ) 锡箔( ) 倜傥( )
脑髓( ) 蝉蜕( ) 盔甲( ) 攒( )
敛( ) 东方朔( )
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2、教师归纳学生所说内容。(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同时也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3、让学生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段落,理清文章脉络。
(1——8:写百草园;10——24:写三味书屋;9:过渡段)
4、师:本节课我们学****百草园”部分。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百草园在“我”的眼里是什么?
②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百草园?
2、指名回答问题。(板书:景物、故事、捕鸟)
五、品析课文,合作探究
(一)、学****景物”部分
1、教师朗读第二段第一句,学生思考:第一句写了哪些景物?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明确:作者抓住景物的颜色、形状、声音等特征,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按照由静态到动态的顺序来写。
,“自主、合作、探究”地学****第二段剩下的语句。
4、教师归纳本段写法,问: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百草园?
(板书:美丽)
5、说说本段还有什么特点?(提示:可以从句式方面考虑。)
6、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仿写句子。(学生和教师一起仿写并交流。)
7、自由朗读本段课文,边读边想象。
(二)、学****故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