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技能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技能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研究.pdf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5/9/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技能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才培养
高技能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研究*
□杨丽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决定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
对国内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以及对就业现状的调查,发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
些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不贴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素养不符合企业预期,
片面强化社会需求忽视学生就业愿望等,并由此提出高技能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54(2015)05-0085-03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毕
接面向地方、服务经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正发挥业后直接赴签订合同的企业就业。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内典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为满足社会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通过对需求,提高就业率,是近几年兴起并为大多数高职院校
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学****和借鉴,我国的高职所接受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劳动力就业岗位的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呈现出区域性、多样性的发展趋需要,以就业为核心建设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突出职业
势。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成熟的岗位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并引入职业资格标准,推行
+
主要有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强就业引
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等。导和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一)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国内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生产、学****和科研虽然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结合为一体的应用型学****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但培养出来的人不全尽如人意,学生的就业差强人意,
办学,实现生产与教学相结合,也为教学与科研搭建起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供需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一个平台。参与科研活动有利于促进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就业率还是比较高,而专业对
提高理论水平,向高层次人发展。这种模式以课堂培口率却比较低,就业质量不高。在通过对企业和学生
养学生的理论素质,并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专注学生的的走访调查总结出原因有如下几种。
应用操作能力及素质开发能力,根据市场调研,以企业(一)人才培养目标不贴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高职学生毕业时有很多在企业招聘中找不到符合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自己所学的岗位,要么自己达不到招聘岗位的要求,要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根据合作企业么是觉得要求太低不愿意从事低技能或没有技能要求
的实际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的岗位,普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造成培养的目
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标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原因主要是由于校
*
项目来源: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