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警惕美国的霸权主义
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的民族特性,对一个民族在国际舞台上能起多大作用,有着'永久性的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影响'"。-- 柯林斯《大战略》
美国移民征服的建国史造就了美国人富于开拓和征服精神的外向性民族性格,社会达尔文主义得以大行其道,最终导致了美国现今的霸权主义的国家战略观。
美国人的先辈是从海外来到美洲新大陆的"拓荒者",在一次又一次的征服和挑战中成长起来的美国人普遍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存观,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移植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宣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受"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等"自然法则"的支配。美国自建国起,就以"上帝的选民"自居,认为美利坚民族是优秀民族,有权得到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合理的生存空间",这就是美国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思想根源。
政治上,美国推行的是霸权主义;文化上,美国推行的依然是霸权主义。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话语权如何,要看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地位如何。换言之,要看硬实力。美国,从来都不能算有文化的的国家。然而,这正是美国的“文化”。正因为没有,才要掠夺,或者毁灭。看看美国的建国史,他们的脸上还有印第安人的血污,双手还有印第安人的血腥。在美国人的文化基因里,不缺乏侵略、杀伐的因子。然而美国人自己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习惯叫开创精神!
冷战结束后,美国几届政府相继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但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即称霸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20世纪末,美国又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全方位推行其霸权主义的国家战略:
(一)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1998年11~12月《外交》杂志的《对美国对外政策的考验》一文中发表了美国的新对外政策宣言,直言不讳地指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考验就是"对我们领导地位的考验",美国的对外政策应"能反映出我们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自由捍卫者的地位"。
(二)1998年12月1日,白宫正式公布《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指出美国将奉行"与新时代相协调"的"向前看"的国家安全战略,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并且美国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其主要战略目标中经济增长与国家安全先后顺序的掉换表明了美国国家战略的重点由对内发展经济转向对外推行霸权主义。
(三)1999年1月2日,克林顿提出10年来第一个大幅度增加防务开支的预算,提出在6年中增加1120亿美元的防务开支,这是从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加强军力以来防务开支实际增幅最大的预算计划。5月27日,美国参议院投票,15年来第一次授权增加国防开支。
(四)1999年1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公布了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新计划,准备建设一个"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一个较小规模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星球大战"计划复活。
(五)经过美国多年的精心策划,1999年4月"面向21世纪的北约新战略"概念终于正式出台,表明北约的目标职能、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主要职能从军事防御转向军事干预,干预领域将向原防区外广大地区扩展,使北约成为美国推行全球霸权、实行新干涉主义、新遏制主义战略的最重要工具。
(六)1996年4月,克林顿访日,双方签署了日美防卫合作宣言,即新的日美军事合作条约,1997年9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新日美合作指针,此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周边事态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