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偃师市教育年会论文
数学与生活
偃师市岳滩镇堤头小学
薛莉红
数学与生活
《新课标》要求“学数学,用数学”。数学知识要从生活中来,要用到生活中去,也就是数学是源于生活,属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来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思维上的跨越。但是,我们有时为了认知上的需要,而使教学与生活远离,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无活力的知识。新的教学大纲指出,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讲“活、新”将学生的生活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进入广阔的生活世界,还学生一片新的学习天地。
回归生活的数学
回归生活的数学不仅是指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更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素材,到生活中去应用,验证所学的知识,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观察、了解、比较、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生成新的知识点,使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的“数学乐园”。教师在感受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心、认真”,适时地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的细微之处,使学生在情感上能体会到平凡生活的多彩与丰富,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生活的实践能力,学生会在生活中观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我让学生先到生活中观察与种不同物品包装,记下它们的重量,然后到课堂教学时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在课堂教学时,我发现学生通过仔细的调查,找到了各种不同的数据,对所学知识有了直接的感受,下面是学生调查到的各种不同的数据:一个鸡蛋50克、一袋盐500克、电视机26千克、一瓶金龙鱼油5千克、一盒牛奶180+5克……原本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重要量单位,学生难以感知,现在通过自己的调查,学生感受到了克和千克可以表示这么多生活中的物品的重量,也对抽象的单位有了具体的感知。
跳出数学教数学
传统应用题的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系统逻辑性,忽视了现实性与应用性,使应用题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断开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我们的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望而生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原型经验,再以有趣,活泼的组织形式来激活这些“原型”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襁现生活与数学的“超链结”,从而实现“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教学理念。
生活化、儿童化的数学
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是不同的,生活化的原则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把儿童当作“儿童”看,而不是当作“成人”看。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充满想象的,游戏、故事、童话等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师要遵循孩子们的特点,研究他们的爱好,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教好他们。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激发不起孩子的兴趣,我们可以蹲下来看孩子,利用孩子们生活中喜欢的内容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沟通教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