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课程名称:剪纸
教师姓名:于红艳
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校: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
校本课程剪纸案例
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于红艳
一、学校与课程开发背景
用诗、画装点校园,校园就呈现给你诗天画境;用剪刀裁剪生活,生活就呈现给你五彩缤纷。剪纸项目校——龙王庙希望小学的师生就是用一把剪刀,剪出了理想,剪出了希望,剪出了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看一看他们崇尚艺术、追求美的闪光足迹,会给你诸多启示。
2003年,龙王庙希望小学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把剪纸艺术开发成校本课程,并编印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把剪纸课排入课表,并付诸实施。2007年,经过教育局的考核评估,将该校确定为艺术项目校。
为了培训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该校把祖山镇河北省剪纸协会会员郝玉兰聘为兼职艺术指导,定期对教师进行剪纸理论和剪纸基础教程培训,使教师的剪纸技能和业务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剪纸课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保证。
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严密认真组织剪纸课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剪纸理论和剪纸技能的基本保证。为使剪纸课课堂教学增加实效性,老师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课堂展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剪纸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此外,他们还建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深入社会,走进自然,挖掘生活素材,组织写生式剪纸。不仅提高了剪纸技艺,丰富了剪纸内涵,更培养了创新精神。
剪纸源于中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艺术奇葩,在世界美学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其对启发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剪纸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民间装饰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许多观赏者对此赞叹不已,认为这门艺术只属于中国,为不断普及和弘扬这一艺术瑰宝,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小学生对剪纸有着极大的兴趣,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起开设剪纸课程的坚实基础。
此外,剪纸是植根于民间的艺术,有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色彩,它以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对生活的追求,对国富民强的企盼,充分寄托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向往。由此可见,剪纸课程是培养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必将为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学校改革的目标,龙王庙希望小学的“剪纸”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使学生掌握剪纸的相关知识。
(2)了解剪纸的一般制作过程。
(3)掌握剪纸创作技法。
(4)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对剪纸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5)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6)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7)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