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2).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2).docx

上传人:小点 2018/12/2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2).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与现代社会
社会心理学史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
一、本章主要讨论问题
1、研究对象与逻辑框架
①吴江霖:(提出较早,被人广泛引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②沙莲香: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题反应。其实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
③王康:(最具有特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的学科。后孙晔、李等人简化:社会心理学额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非是两个独立存在的成分,而是一种从内隐到外显的“连续统”。
④周晓虹: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放映,他研究人的社会后文化ing为U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2、影响社会行为及制约因素的若干因素
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用了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社会、文化和人格。
社会:是通过人们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实现的;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P10
人格:(个人的面具)
人格是在个人的社会化或曰文化濡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各种生理、心理及其他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在特征在内的完整、统一的系统;
人格这个网站同意的内在系统为人们在社会文化情景中的行为提供了稳固、一致的放映模式,或者说,社会或曰文化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人格结构中形成的;
具体的人格既包含了独特的社会成分,也包含了由个人体现但又为某一群体的成员所有的成分,前者是规定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内在因素,后者这是规定一群体区别于他群体的内在因素。
3、学科性质
行为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天然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不仅决定了社会心理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事实上也决定了社会心理学的研对象本身就属于可以从各个方向探索的“边缘问题”。
4、研究取向
从20实际出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它就分为以罗斯和麦独孤的著作分别代表的两支:
罗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始:19实际下半叶到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
后:德国民族心理学的形成,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传统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提出本能心理学。20实际出,沿着其同胞达尔文的金花论线索,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为人的本能。
生本能
死本能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P36~44
一、实验研究法
及用做实验来收集被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研究方法。所谓做实验,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和要求,对研究对象(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一定的印象(刺激变量),引起实验对象产生某些反应(反应变量),从而分析和探索刺激变量与反应变量之间关系(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的一整套程序和方法。
二、调查研究法
是运用非实验的调查方法获取研究资料、分析调查资料的出研究结论的研究方法的总称,他包括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最为重要也最常用,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是如此。
三、现场研究法
也被称为田野研究法,是一种研究者亲临现场,通过对被研究对象的访谈、观察获取研究资料得出研究结论的综合性研究方法。①访谈法(也称访问法,是一种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有计划的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方法);②观察法(指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凭借某些工具,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现场观察,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四、文献研究法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通过手机收集与分析各种书面文献资料集其他资料如档案资料、音像资料等,得出研究结论的研究方法。
拓:博弈论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电脑模拟研究法。
第三章:社会化
一、定义: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了解社会规则和约束,学****和内化社会规范及文化,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有关社会化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人格理论包括三个有几的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生命发展阶段观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
2、自主与怀疑和羞怯(儿童时期)
3、注定性与内疚性
4、勤奋与自卑
5、认同与决赛混淆
6、亲密与孤独
7、生殖与停滞
乔治-米德关于社会互动中的自我的理论
二、社会化的因素
1、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