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27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12/2 文件大小:2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必修2复****提纲(学业水平测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
主要耕作工具
原始社会
耒耜(松土工具)
商周时期
出现青铜农具(由于青铜珍贵,因此较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
春秋战国
铁农具出现并得到推广(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西汉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隋唐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灌溉工具
曹魏时期
翻车
(人力)
唐朝
筒车
(水力)
宋朝
高转筒车
(水力)
明清
风力水车
(风力)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
土地属于国家(周王)
(土地国有制,本质上是私有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1)井田制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公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
同时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2)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3)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基本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特征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精耕细作;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几点结论(评价)
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
演变
夏商周:工商食官(官府垄断);
汉武帝以后:部分有利可图行业(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官办
管理方式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产品去向
武器军用品;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特点
官府管理;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流通;
在资金、原料、技术、人才、经营规模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素称发达;历史悠久;领先世界等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古代冶金业
冶铜业
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出现二里头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
冶铁业
西周晚期,中国已经有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炼钢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
成熟的青瓷
北朝
成熟的白瓷
唐代
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代越窑的“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极为名贵
宋代
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
明清
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
青花瓷(明宣德年间的是珍品)、彩瓷、珐琅彩(清)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
●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以北宋为转折点)

(1)县治以上设市;
(2)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市坊分开(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
(3)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4)官府直接管理贸易: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

(1)宋朝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店铺随处可设
(2)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3)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
(4)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
(5)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最著名的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商业城市
西汉
长安、洛阳等
隋唐
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
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扬一益二”),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
广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宋代
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