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docx

上传人:zxwziyou8 2018/12/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以及邓世昌的事迹。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通过启发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史
料分析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
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
的影响有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2、学****邓世昌等英勇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
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问题的由来”(教师简介)。“钓鱼岛争端”说明近期中日关系趋于紧张。回顾近代历史,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侵华战争就有三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日本对华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一)甲午中日战争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总体上掌握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经过和结果。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名称的由来
(多媒体展示)介绍日本的崛起——通过两幅漫画对比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变化。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多媒体展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出“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介绍:1894年,夹在中日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多媒体展示)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介:1、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2、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3、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多媒体展示)学生阅读教材相应段落,了解黄海大战的经过,使学生深刻感受“此日漫挥天下雨,有公足壮海军威”,学****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多媒体展示)黄海大战以后,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日军很快侵占辽东半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旅顺陷落,旅顺大屠杀”相关内容,揭露日军累累罪行。
(多媒体展示)讲述日军荣成湾登陆,海陆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