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村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
农村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县紧密结合党员干部思想实际,以抓好党员干部骨干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为重点,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分类组织实施,落实保障措施,大力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努力构建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一、主要目标(1) 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的观念、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拒腐防变、严守党的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2)增强党员工作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和自主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能力。(3)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二、工作原则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联系实际,促进各项工作;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
激发党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坚持面向全体党员,分类实施,按需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坚持教育与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开门搞教育,虚心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三、基本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教育;(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形势任务和世情、国情、党情、省情、市情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光辉历史、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现代经济知识、社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知识以及与履行岗位职责要求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党组织应按照上述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党员的实际情况,确定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四、方法途径运用“三会一课”、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形势教育报告会、党员自主学习等多种途径,采取举办培训班与上党课、专题辅导与电化教育、课堂教学与实地观摩、组织研讨与座谈讨论、集中培训与送学上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三会一课”(1)
支部党员大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分别于每月召开一次,可结合工作实际,作适当的调整;党课每半年上一次,抓住党员普通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上党课。(2)“三会一课”应有专门的记录簿,指定专人负责记录、保管,并及时归档。(3)党组织要将“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列入年度党建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 2、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原则上每月安排两次,以集中学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