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白居易
观刈麦
1、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和馒头来自于什么植物?
2、这些植物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
3、收割之后要经历些什么程序才能够成为可口的食物?
· 按照自己的理解,声情并茂地大声诵读全诗两遍,把全诗分为三层。
· 边读边思考: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初读感受。
读懂诗歌
· 认真倾听同学诵读前十句。
· 哪一句诗最拨动你的心弦,请说明原因,请设计诵读。
· 你认为在这些诗句中最能表达农民生活之苦的词语是哪一个?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品读诗歌,赏析诗句
示例: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却宁愿天再长一些,自己再累一些,只要能多割一点麦子。作者用农民这种矛盾的违背常情的行为体现出了当时农民生活的艰难。
· 声情并茂地诵读最后三句,读三遍。
· 读注释。
· 扩写诗题《观刈麦》,把三个字变化为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一句话。话中诗人的形象要鲜明。
读懂诗人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由于“家贫多故”,十一二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现存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
他追求诗的平易畅达,相传没有文化的老妪也能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