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键词】基因武器生物技术
一、基因武器:新一代生物战剂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分子化学学科的突破性进展,使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基因是细胞核中起遗传作用的物质,生物特性能靠基因代代遗传。基因工程刚刚问世,就同任何高新技术一样很快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一些军事大国竞相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研究基因武器。若给基因武器下个简单的定义,就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按设计者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把一些特殊的致病基因移植到微生物体内,而制造出新一代生物战剂(魏东,2003)。基因武器的本质是研究不同种族、不同人群的特异性基因, 采用一定策略将其适用于目标人群, 从而导致一个种族的毁灭(张胤鸿,2001)。
基因武器离我们并不遥远,事实上, 世界上有些国家早就在研究基因武器了。50年代, 美国的军事研究人员曾致力于研究针对黑人的澳谷热病毒, 因为美国黑人死于这种疾病的可能性要比白人大10倍。90年代, 德国联邦国防军在一份题为《2020年武装力量使用》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了未来生物武器对基因不同的人种所带来的危险。这种武器对自己的士兵没有危险, 但对另一个种族的人却是致命的。南非的一个委员会披露了种族隔离时代该国生物武器研究计划的细节, 其中包括研制只会杀害黑人的生物武器如霍乱病原体, 以及一些使黑人妇女不能生育的生物病毒等。虽然当时人类基因组还没有被“破译”,而且种族隔离结束后中止了这种非人道的研究, 但仍有一些国家其中包括以色列对南非人的这些研究感兴趣, 因为从武器技术的角度来看, 这些研究意义重大。
二、现代基因武器发展趋势
基因武器发展设想,产生于20 世纪中期,直到70 年代末,基因技术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因武器的研制正式驶上快车道。由于生物武器号称“富国的省钱武器”、“穷国的原子弹”,因此,不仅军事发达国家,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研制基因武器。
目前,基因武器主要发展方向是: (1) 微生物基因武器。包括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改构已知生物战剂,制备新的病毒战剂,或把“耐药性基因”转移,制造出更耐药、致病力更强的新战剂。(2) 毒素基因武器。通过基因技术增强天然毒素毒性,发展新的毒性更强的混合性毒素。(3) 种族基因武器。也称“人种炸弹”,是针对某一特定民族或种族群体的基因武器。由于只对某特定人种的特定基因、特定部位有效,是当前基因武器库中最具诱惑力,也是最具威慑力的新式超级制导武器。(4) 转基因食物。利用基因技术对食物进行处理,制成强化或弱化基因的食品,诱发特定或多种疾病,降低对方的战斗力;研制转基因药物,通过药物诱导或其他控制手段既可削弱对方的战斗力,也可增强士兵的作战能力,培育未来“超级士兵”。(5) 克隆武器。利用基因技术,产生极具攻击性和杀伤力的“杀人蜂、食人蚁”或“血蛙、巨蛙”类新物种,再利用克隆技术大量复制,建立嗜杀成性的“动物雄兵”。
另外,从其杀伤的范围角度讲,基因武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杀伤具有特种基因密码的某一物种。这种基因武器所瞄准的基因是敌方所特有的,如控制头发、皮肤、眼睛颜色等性状的基因。这类基因武器既能够有效地打击敌方,又使己方部队免受伤害,如以色列拟研制的“人种炸弹”就属此种。另一种是整合、强化某些基因,去杀伤普遍物种。这种基因武器是一些组合体,比如把一些基因的抗药性整合,就能大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