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3.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3.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8/12/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材简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身的耳朵去***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他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方法;最后说他掩着自身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他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身害自身。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身欺骗自身的人。
学****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故事内容。
2、读懂故事,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一、激趣导入
1、摇铃铛: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说说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板书:铛dāng象声词)出示铃铛。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
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
(以声激趣,先声夺人。学****生字“铛”时,真正是“形”“声”兼备,学生处于一种无意识学****状态中)
二、了解故事
1、放动画,听故事(暂停)
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掩耳盗铃(板书,生字“掩”“盗”用彩笔书写)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堵。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了,我们来看书吧。
(用小朋友们最感兴趣的动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的意识,用阅读期待发生探究的原动力)
三、初读感知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新朋友:掩盗铛偷碰。学生自由读文,在书上圈画。放课件:看,我们的新朋友快乐地跑来参与我们的学****呢!
2、课文很短,只有五句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读给同桌或授课老师、听课老师听听。
3、指名读(看你读的那么投入,真好!)老师读(老师也想读读,愿意给我当评委吗?)
那,像老师一样读读吧!
4、我们读的读,听的听,故事已经在我们的小脑袋里住下啦!你能简单地说说故事内容吗?(板书:想偷铃铛[掩耳盗铃] 被人发觉)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在一次次阅读中,强化了记忆,梳理了条理)
四、再读感悟
1、再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文章,看一看插图,还可以试一试铃铛。考虑:那个盗铃人的想法对吗?
2、学生联系上下文、看图、做实验等方法谈。
相机出示句子:
“假如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还可以怎么说?哪句好?读一读再说说:他认为谁听不见?(主人、过路人、守门人……)
“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两个“就会”前一个能去掉吗?用“只要……就会……”说一句话吧
3、你们还有问题吗?(预测:门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用的?他偷铃铛作什么?那个人被抓住了结果会怎样?)
4、是啊,后来会怎样呢?我们把大家想的演出来好不好?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自主学****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址ead-72895-1-)从阅读的阶段目标看,充沛体现阅读中阅读主体情感的投入。不直接给盗铃人的想法下定义是错的,而把所设计的问题留给学生,给他们较大的考虑、感悟空间。让学生以自身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学生在回答“偷铃人的想法对不对”这一问题时,能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插图、生活经验多方参与课堂活动)
五、扮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