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3.doc

格式:doc   大小:8,80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3.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8/12/3 文件大小:8.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奉献精神,并能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亨利突转的艺术构思的巧妙,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作训练。

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生创作了300多篇小说。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名篇有《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

欧·亨利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混迹于小客栈、公寓、公园、小酒馆、贫民窟及下等剧院等地,贫困的生活使他对社会底层人寄予无限的同情和关心。他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描写,爱憎分明,对失意落魄的小人物深表同情,用含泪的微笑嘲讽资本主义社会。1907年,欧·亨利创作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以那些贫困的、并不出名甚至是郁郁不得志的艺术家为描写对象的。透过故事情节,读者体味到的不仅是对生命和人性的礼赞,还有对贫困和注定一生不能真正艺术起来的“艺术工作者”们的怜悯和鼓励。

(1)重点字
锡镴( ) 矮墩墩( )
气吁吁( ) 一幢( )
牛仔( ) 昵称( )
蹑手蹑脚( ) 瞥着窗外( )
(2)多音字


(1)蹑手蹑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昂首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唠唠叨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凄风苦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速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转弯抹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色古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依附·攀附
辨析:同:二者都有“附着、依赖”之意。
异:“依附”指附着,依赖。“攀附”指援引而上,附着东西往上爬。比喻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升官发财或得到某种好处。
判断正误:①近年来,有许多地方台举办的文娱节目在冲击春晚的霸主地位,人们有了更多自由的选择,依附央视的春晚还能火多久?或许这就是观众所期待的改变动力。( )
②各省市纷纷组团赴京,专门召开针对央企的项目对接会,甚至出台举措欢迎央企投资或兼并重组本地企业,地方政府“攀附”央企之势愈演愈烈。( )
(2)基于·鉴于
辨析:同:都是介词。
异:“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判断正误:①新规中要求,普通列车火车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也是基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即合同双方有一方未按规定履行合同,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
②发言人表示,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加大,鉴于当前形势,可能会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
(3)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辨析:同:两个词语都有“满不在乎”的意思。
异:“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的意思。“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判断正误:①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通讯员孙卫华报道:疯狂的球迷深夜看球,因在机场补觉而误了自己的航班,之后还不以为然,美其名曰:航班可以再改签,世界杯不能天天看。( )
②这位大妈对自己随地吐口水的行为不以为意,却对所谓外地人横加指责,这种排他心理在许多大城市都不罕见。( )
(4)明目张胆·明火执仗
辨析:同:两个成语都有“无所顾忌地干坏事”的意思。
异:“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偏重在大胆、肆无忌惮,多形容抢劫、掠夺等强盗行径。“明火执仗”指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侧重于“强夺、强占”,适用对象广泛,如活动、行为、情绪的流露等。
判断正误:①日本政府企图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命名,是明目张胆地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