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深刻剖析经济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及完善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刻剖析经济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及完善措施.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8/12/3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刻剖析经济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及完善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深刻剖析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及完善措施


2000年以,各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强化审计监督,逐步推行绩效审计,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给审计工作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工作目标,深刻剖析近几年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并提出完善措施,是深化纪检工作,适应反腐倡廉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一些领导干部财务知识缺乏,对财经纪律和法规理解不透。一是部分领导干部虽然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视,而且绝大多数还直接分管财务工作,但能够了解财务基本原理的却不是很多,有些甚至还看不懂财务报表。二是个别领导干部对财经纪律缺乏了解,片面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行了,而忽视了所有资金和负债均需纳入账内管理的基本规定,虽然不存在严重乱支滥用情况,但却违反了财经纪律。三是有的单位领导干部在履行投资、贷款等经济合同及财务报销签字手续时,未能认清其中的责任,只是盲目签字,当审计发现失误、造成损失而需要界定其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时,却提出了为什么还要承担责任的问题。
(二)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有的单位领导干部不重视财务工作,单位内部管理薄弱,未建立起完善的制约机制,使领导干部与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制约,无法保证本单位的各项经济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下。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必要的内部制约制度,但有关人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往往有不循,有规不守,使内控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从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上看,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帐实不符的问题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购建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部分国有资产未纳入账内管理。二是部分固定资产因渠道混乱,手续不全,没有及时评估其真实价值,长期账外存放。不做财务处理。三是部分单位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账实不符情况严重。四是国有资产长期借给其他单位、个人无偿使用。
(三)领导干部经济行为不够规范。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完成有关经济指标,扩大企业规模,树立企业形象,在投资决策和经济管理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循经济运行规律,做到规范运作,按客观规律办事。由此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潜在损失的问题严重。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单位的长期投资收益率低。二是有的企业的投资项目由于被投资企业亏损、歇业已经形成损失和不良投资。三是有的企业已经因投资决策失误而背上沉重包袱。此外,有的工程项目由于没有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决算控制不严,超投资严重,工程决算不实。
(四)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违反“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及乱摊派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由于各级财政部门认真执行转移支付、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等政策,从制度上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违纪违规问题逐渐减少,但仍有部分单位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乡镇因经费紧张、资金困难等原因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隐瞒少计收入、多列支出、专项资金未纳入专户管理、应缴未缴财政收入、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最近巫县某镇将公路资金10多万元,用于发放机关职工奖金和公路建设人员补贴,并报销了部分招待费及杂项开支。事发后受到严肃查处。
(五) 部分单位历史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