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读书报告(真).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书报告(真).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12/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书报告(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姓名:梁家伟学号:20110200678
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班级:经济1102
在本次阅读活动中,我阅读了三本经济学名著分别是:《经济增长导论》《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中国经济》。接下来,我会分别阐述阅读名著之后的收获和个人观点。
《经济增长导论》
索罗模型中的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后来的扩展主要做的工作即是把这种外生的技术进步内生化,所谓“新增长理论”,做的工作就是如此,得到基本的结论和索罗模型是一致的:经济长期增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路径,长期经济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率。只不过新增长理论中的技术进步率是由经济体内生决定的,技术进步率本身又取决于一系列参数的大小。
“索罗模型”中索罗认为:“造***均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国不同的投资率、人口增长率以及外生的技术上的差异”,索罗很有见解地解释了西方的富裕,却没能解释东方的赤贫。索罗在亚当·斯密创造的经济氛围中得出了,在一个稳定的国家里,劳动力人均产出是由像人力资本和技能这样私有投入要素的投资比率、劳动力的增长率,以及这些投入要素的投资比率决定的。资本,教育和生产率的数据都有力的地支持了索罗的假设,富裕的国家把相当高比例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投资,并且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人力资本技能的积累。为经济增长的引擎给出了数学证明。
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发明创造(技术进步),索罗模型已经对此给出了数学证明:如果生产技术不是以指数速率增长,增长就会停滞。琼斯所著的《经济增长导论》中第四第五章讨论的罗默模型更详细的探讨了这个问题。由于创新的价值远远高于其边际成本,所以大量的资本涌向技术,推动了技术创新与进步。同时产权制度(知识产权)的确立及发展也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由于有了产权制度,发明者不必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别人轻而易举的窃走,也愿意承担发明创造所需的一次性高额成本,因为可以预期到以后可以赚得比边际成本更高的回报。
总结来说:经济增长理论给我们一些提示:第一、经济持续增长要靠技术进步。从经济增长理论得到的启示是,仅仅靠资本积累可以实现“快速”,但不可实现“持续”,更难实现“平稳”。只有依靠技术进步驱动的经济增长才能同时实现上述三个目标。
第二、如何实现技术进步?新增长理论对技术特征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几条思路。但我认为这些思路还不够完全,除新增长理论列举的那些因素外,中国技术发展的停滞有着深刻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源。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
经济学的知识是由历史决定的,今天我们所有的关于经济体系的知识并不是今天早晨所发现的东西,而是我们过去所有的洞察、发现和错误出发点的总和。宏观经济学就是在不断的推翻、补充和争论中发展。
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之路并不平坦是重要的。对宏观经济学目前现状的任何充分评判都需要阐述旧理论的兴衰,以及在一个比较的和历史的背景中新理论的现状。因此,各种选择性的解释和观点的共存性是力量而非虚弱的表现,因为它允许从知识的交流中相互吸收,从而促进理解。
毫无疑问的一点,宏观经济学始终围绕凯恩斯的思想而展开。凯恩斯是一座界碑,后来者不是顺着凯恩斯指出的方向继续向前,就是朝着反方向而去,却都离不开这个参照路标。
简言之,目前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亦是所有经济系学生必修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可以分成两大流派。一支是新凯恩斯主义,一支是新古典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