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韶关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韶关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12/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韶关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韶关教育信息网/25368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教育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先导。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和《韶关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我市切实落实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围绕建设教育强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为工作重点,坚持依法治教,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1. 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幼儿教育稳步健康发展。2001年至2005年,%%。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至2005年,全市小学五年保留率一直保持100%;%%。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2001年至2005年,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从60569人增加到123186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从29981人增加到55342人,%。
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1年至2005年,全市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从9991人增加到20846人,%。
***教育、自学考试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类继续教育蓬勃发展。
2.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确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撤消了乡镇教办;14所市直学校(幼儿园)移交到区管理,强化了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宏观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了区级政府办教育的职责;高等教育
“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稳妥试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初步建立了优教优酬、实干高效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初步建成了覆盖普通高考、***高考和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统一考试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招生考试现代化管理水平。
3.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迅速增加。经过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布局调整、老区山区农村学校改造,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目前全市已有省一级学校29所,市一级学校91所,县一级学校222所。学校优质学位达17万多个,占全市中小学学位的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体育与艺术特色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12所,,%。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建设了一批市场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专业,确立了3个省级骨干专业,建成了5个职业教育实训中心,职业教育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
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成效显著。韶钢职工大学改制为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