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近世福建瘟疫之研究发表于国学网.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世福建瘟疫之研究发表于国学网.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2/4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世福建瘟疫之研究发表于国学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前位置:首页» 国学投稿» 近世福建瘟疫之研究
近世福建瘟疫之研究
林荣国
瘟疫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从古代的天花、霍乱、鼠疫……直至在中国大地上肆虐的SARS,横扫全球的禽流感,一次次瘟疫向人类席卷而来,让人类措手不及。在历史上,近世福建地区的瘟疫颇具特色,在中国的瘟疫流行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近世福建地区的瘟疫
瘟疫,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的解释是“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病,属于温病原体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情危重凶险并具有大流行特征的一类疾病”。历史上,福建地区是瘟疫频发的多灾区,尤其以近世最为频繁。瘟疫中的鼠疫、天花和霍乱是传染性最强、规模最大,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三种瘟疫[1]。据统计,到解放初福建地区发生鼠疫次数为50次,在全国所有省份中独占鳌头;霍乱发生17次,全国排名第六;天花有记载为9次,在全国名列第三。且福建瘟疫大部分是在明清时期爆发,尤以清朝发生的频率最高[2]。它们在1820年以前是单独出现在八闽大地上,但1820年以后,鼠疫、天花和霍***织在一起,三大瘟疫对福建地区长期肆虐、轮番攻击。对福建地区产生巨大的破坏。
(一)鼠疫
鼠疫是鼠疫杆病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历史上危害惨重,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清代文人师道南在《鼠死行》中描述“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19世纪90年代开始,第三次世界性的鼠疫大流行,鼠疫也由此进入福建,首先在厦门蔓延,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1894年(光绪二十年),鼠疫大流行,同安“大疫,鼠先死,染者或肿项,或结核,吐血,流行甚盛”[3]。莆田“鼠疫起,初由梨园子弟在枫亭传染,载归已死,船泊河滨,数日之内,河滨人染疫者十馀人,蔓延全城,死百余人,以次传染乡村”[4]。从1880年到1900年鼠疫在全省流行达17年之久,疫县数达30个,发病239299例,死亡214443人[5]。从1901年到1911年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万人以上,特别是1901年、1902年、1906年这三年里福建鼠疫发病数与死亡数均占全国一半以上[6]。福建地区鼠疫蔓延速度极快,受影响的范围也极广,最终全省受鼠疫感染的县数长年保持在25个县上下浮动,最高时达到了29个县,每年因鼠疫流行死亡人数以万计[7]。。20世纪初前20年间,福建省在全国鼠疫重灾区的排名一直占据首位[8]。并在福建地区肆虐长达半个多世纪。
清末福建爆发的这场鼠疫源头到底在何方,当时的学者认为这场鼠疫是由外地传入福建,胡济春在他的《家传医学要集》卷三中认为“夫鼠疫之发疫,自古未闻,方书也未记载,引系自外流滥中国”。民国《德化县志》亦认为“鼠疫始生,此疫始于(光绪)十六年广东之雷、琼,闻传染全国通都大邑每年死以万计”。
(二)霍乱
霍乱,曾被认为是最可怕的瘟疫之一,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常常使人在感染几个小时之内就会暴死,死者全身青黑,且由于严重脱水,枯干得不***形。
1820年霍乱由印度经海路传入福州等地,《医林改错》记载“道光元年(1821年),病吐泻转筋者数省,死者不可胜数”。对此次霍乱的源头,当时的医学家王楚堂在《痧症全书》中指出“此症始自广东,今岁福建、台湾患者尤甚。”而在福建地区流行的范围和影响,《连江县志》载“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