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课学习总结
5月,我们为数不多的几次党校课就这样结束了。理论知识的灌输,虽然有点枯燥,可对我而言,却是收获颇丰的。对党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过去理论的研讨与重复,相信也是对如今社会状况的衡量与反思。
沈晓阳老师为我们上的党校第一讲——理想、责任、忠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入党意味着接受一个理想,担当一种责任,承诺一份忠诚。”沈老师的讲话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关于理想,好像是我们大学生对未来的专属承诺。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理想,那么他必定会被冠上颓废、没志气、没出息的标签。其实,我觉得理想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还记得小学课堂里的“惯例”么——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发明很多东西,造福人类。”“我要成为一名画家,拥有一支跟马良一样的神笔。”“我要变成一位英雄,拯救世上所有不幸的人。”……那时候看起来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理想,却是如今再也找不回来的美好记忆。现在的我们,被现实打磨得不会再奢望什么。但是,希望之火不灭,一直在心中燃烧。我们只是更加的实在了,漫无边境地想象遥远的辉煌,不过是幼稚的表现。成长的代价,青春的疼痛,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现实的成长无论有多少伤痛,我们仍要铭记、恪守自己的信仰,还有那份最初的或是后来的对理想的执着,这是对自己的交代,对自己的责任。那单薄的理想,只能靠我们自己让它一点点地丰满起来。而青春是理想的温床,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所以,保有一份理想,我们才不负这大好的年华,生命里有这么一段为理想而搏的记忆,够你我凭吊半生了。
我们为什么要有理想,因为它提供了人生的动力,如果没有动力,我们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人生真的也就这样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地过去了。
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坐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这样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永远坐在前排”,事事争一流,有人会觉得太急功近利,这样的生活太辛苦。但是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值得被学习的。做任何事,都全身心地尽力去尝试,只要尽力了,就不会遗憾。那些根本没有勇气开始,或是遇到一点儿阻碍就缴械投降的人,注定了永远只能“坐在后排”。很多事情,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了才可能看到希望。每个人都一样,越奔跑就越有力量,我们可以强大到无坚不摧!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不断向党组织靠近的道路上,树立为整个人类服务的远大理想,显得有点虚。但是,我们要有为身边的人,为同学服务的一颗真心,一点一滴,让他们体会到关怀与温暖。
责任,只要世界上有我们关心的人和事,有关爱我们的人和事,我们就有一份逃脱不了、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是入了党,才有责任,只要是一个有思想、有良知的人,都会承担责任。我们有对父母的责任——小时候,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父母的神经,于是你有让他们笑的责任;长大了,因为岁月在他们脸上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