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名词解释
一、绪论
1免疫学: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2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物功能。
特征:
基本功能
(1)自身稳定:指免疫具有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组织细胞,维持正常的机体内环境。
(2)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体内表达新生抗原的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该功能失调可致肿瘤发生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入时,机体的防御机制,消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NSI):又称固有性免疫或天然免疫。指生物在种系进化发育中与外界环境接触,逐步建立历来的一种无针对性的抵抗力。
特点:先天具有;作用无针对性;有明显的种族差异,但同一种族内个体差异不明显;反映发生快,但无记忆性;能稳定遗传
(2)特异性免疫(SI):又称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指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与生物病原体等抗原接触后获得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抵抗力。
特点:特异性、记忆性、多样性
: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发生活化、増生、分化或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分为3个阶段: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活化,免疫效应。顺序为:吞噬细胞,细胞介导免疫,体液免疫
(1)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活化的效应T细胞核细胞因子,是免疫炎症的应答。
(2)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或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指宿主nk" 第一次接触外来抗原后血清中出现抗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
产生针对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分子,效应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记忆和效应细胞)
:免疫系统对感染病原的首次入侵产生记忆作用,在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时,产生更快和更强的应答。是疫苗免疫的基础。
抗体分子大量、快速产生,效应T淋巴细胞反应加快
(IT):指机体经某种Ag诱导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的状态。
:主要指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所发生的反应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指实现免疫功能的器官或组织。根据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功能差异,可分为中枢神经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部分。
(1)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an):免疫细胞产生与成熟场所
骨髓:哺乳动物B细胞成熟,直接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大量抗体,约占40%。
胸腺:诱导淋巴干细胞成熟T细胞。一般结构:被膜、小叶间隔、实质
禽法氏囊:诱导淋巴干细胞成熟为B细胞
(2)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an):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等。
:主要是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各种细胞。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分布很广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