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判断化学平衡移动“六法”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是历届高考和化学竞赛的常见题型,正确掌握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本文试从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出发,结合常见的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规律法
规律法是指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阿伏加德罗定律等推导出的有关规律性知识,用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方法。
,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时,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s)+H2O(g) CO(g) +H2(g) 平衡体系中,加入炭粉,保持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
由于炭为固体,其浓度为常数,改变它的量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故选C。
,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参加反应的无关气体,由于原平衡的各组分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故原平衡不发生移动。
,通入不参加反应的无关气体,压强虽然不变,但体积必然增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同时减小,相当于减小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气体总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nRT,当温度一定时,减小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增大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
,A能保持恒压,B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两容器中通入体积比为2:1的等量的SO2和O2,使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2 SO2+ O2 2SO3。则(填<、>、=、左、右、增大、减小、不变)
(1)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tA tB,SO2的转化率αA αB。
(2)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vA vB,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
vA vB,
(3)达到平衡时,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氩气。A容器中的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B容器中的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4)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的SO2的百分含量,B容器中的SO2的百分含量。
分析:A恒压,B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A容器的体积减小,而B不变,根据规律5可知:tA < tB,αA > αB。开始时,两者的浓度相同,所以反应速率相等。v
A = vB,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始终比B大,所以反应过程中,vA > vB。根据规律3、4可知,充入等量的氩气,A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不移动。再充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A体积扩大一倍,浓度不变,新平衡与原平衡等效,而B则浓度扩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的含量降低。
答案:(1)<; >(2)=;>(3)左;不变(4)不变;减小
二、主次因素法
在化学平衡体系中,改变一个条件往往对平衡有多种影响,当这些影响使平衡移动方向不一致时,则要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决定于压强的影响。,同等倍数改变反应混合物的量时,决定于浓度的影响,平衡不发
生移动。
,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