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图文并茂学英语.doc

格式:doc   大小:28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图文并茂学英语.doc

上传人:小枷 2018/12/4 文件大小:2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图文并茂学英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Knock on wood”
Knock on wood 按字面的意思就是“敲敲木头”,
这个短语是指接触木制的东西可以确保好运、甩掉坏运气。
这是一个典型的英语惯用语。这个短语的起源和宗教信仰或迷信有些关联。
它很可能起源于古代人的一种信念,
即碰一碰树木可以驱邪或可以找到保护神,
当时人们认为保护神是住在树里面的,特别是橡树。
也有的人认为knock on wood 起源于基督徒发誓
或祈祷好运时触摸一个木制十字架的仪式。
早期的基督徒认为他们所触摸的正是耶稣殉难的那个十字架。
到了后来他们认为只要触摸任何木制十字架或是十字架的一部分,
其意义都和触摸耶稣殉难十字架是一样的。
经典例句
I am going to have a test. Knock on wood.
“笨手笨脚:all thumbs”
all thumbs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全是大拇指。
但是,要是一个人的十个手指全是大拇指,
那他也会感到很难受、很不方便。
所以all thumbs就是笨手笨脚的意思
经典例句
Why are you always all thumbs? 你怎么总是苯手笨脚的?
“Don't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最近跟朋友们聊天,大家都说工作太忙了、压力太大了。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献给了工作。
有的人甚至整天没精打采,情绪一直很低落。
想对大家说一句:别太劳累了,要学会调节。
“别太劳累了”在英语中有个表达法叫
Don't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看到这个短语,大家都会觉得很形象,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一天中日出前日落后都点蜡烛工作,那么就是说"某人工作非常勤奋"。
这个短语一定在电灯发明前就出现了吧。
没错,这个短语的确在电灯发明前就出现了,
当时蜡烛是每家每户的日常必需品。
不过这个短语的最初的含义是蜡烛两端都被点着,因此很快就被用完。
勤俭持家的人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所以引申义是"某人将金钱挥霍掉",
而这个短语中"burn"本来就有"挥霍"的意思,
如今这个短语的意思从"某人挥霍金钱" 发展为"挥霍体力和精力",
也就有了"某人夜以继日地从事高强度工作以至累得筋疲力竭"的意思。
经典例句
She'd been burning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studying for her exams and made herself ill.
“左耳进右耳出”
小时候大家一般都不爱读书,
因此课堂上老师的话大多都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了,
这句话也可以说成:“左耳进右耳出。”
美国人在这个说法上和中国人的表达是一模一样。
就叫"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经典例句
Since his mind was already made up, my arguments went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既然他主意已定,我再怎么对他说,也只能是左耳进右耳出。
no holds barred毫不留情,没有限制的,倾全力的
"no holds bar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