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徽省阜阳一中2010—2011年度高三学年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2题。
(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3~5 题。
,降水稀少 、放牧和农垦
,加快城市化进程 ,减轻环境压力
,改造低产田
5.“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便于管道输送 ,便于出口
下表为我衡值,读表回答6~8题。
流域
流域面积(km2)
降水量(mm)
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径流系数(%)
蒸发系数(%)
松花江
557180
525
145
380
黄河
752443
492
76
416
淮河水系
261504
929
191
738
长江
1807119
1055
542
513
珠江
452616[来源:学,科,网Z,X,X,K]
1438
772
666
雅鲁藏布江
246000
699
474
225
,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珠江 、珠江、雅鲁藏布江
、松花江 、雅鲁藏布江
,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读图,回答9~11题。
,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气旋活动
,不正确的是 ( )
、地热能和太阳能资源
读台湾地形图、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甲),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图乙)及我国部分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丙),回答12~14题。
、海陆位置 、天气状况
、信风带 、台风
,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不易形成降水 ,风力强,不易形成降水
,雨影区 ,降水较少
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回答15~17题。
①下渗②蒸发③降水减少④灌溉等引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中国局部图,完成18~19题。
、B山脉 、D山脉
、F山脉 、 E山脉[来源:学科网ZXXK]
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用水量大
, 支流很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