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紧紧围绕市、区政府提出的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以创建文明校园为重点,以提高学校师生员工文明素质为,推进我校“德、智、体、美”教育向纵深发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 XX XX XX
三、工作任务
1. 基本标准
1)推广新文明用语活动,要求每班推荐10条新文明用语到学校,
学校选择10条进行评奖后,再以论文形式反复讨论。
2)学校每期开展名人格言集锦活动,拿出经费奖励实施者。
3)学校每周开设健康教育课。
4)学校食品和饮用水要达到卫生要求,无重大事故。
5)做好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
6)搞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 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每班每周开设一次健康教育课,时间确定星期三第五节课。
学校健康教育课每周不少于一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形成率达80%以上,同时开展讲座、画报、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2)班主任任本班健康教育课教师。做到教师有备课教案。
3)每期测试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有知识、行
为测试卷和统计资料。
4)利用黑板报、墙报、小报、挂图、广播、班会、家长座谈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防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并在教室、食堂、设置禁烟标志及卫生健康、卫生安全教育警示个性化人性化标语、标牌。
5)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重点抓好学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控烟教育等。
3. 加强学校饮食卫生工作
1)深入贯彻《食品卫生法》完善食堂管理规定,学生就餐制度,做到制度健全、管理到位、责任落实、考核过硬,资料齐全。
2)食堂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采购物品要求索证、进货要验收,建立台帐。
3)餐具、食品、容器要天天消毒,厨房经常要有“三防设施”。
4)学校教职工、学生一律喝有卫生许可证标志的纯净水。
4. 加强爱国卫生工作
1)向“陈规陋习”告别。重点整治落后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及
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喝生水、吃不洁食品、随地大小便、打喷嚏不避人、酗酒赌博、不热爱体育锻炼、在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提高学生文明修养,增强公益意识、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养成文明习惯,积极预防各种传染疾病。学校组织定期给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并督察有病学生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康复。
2)向“脏乱差”告别。开展建设美好校园活动。各班要提高教室、
寝室和清洁区保洁程度,及时清扫暴露垃圾,歼灭卫生死角,保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及公共场所卫生。实现校园无纸屑、无随地吐痰、墙面无脚印、门窗桌凳无灰尘的“四无”目标。
3)坚持“五常法”管理。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
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深入贯彻《食品卫生法》完善食堂管理规定,牢固树立“生命健康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确保学校安全无事故。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
养成教育,让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育学生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踩踏花草。教导处要落实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求教师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传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卫生习惯教育,充分体现学校无小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