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08脊柱及脊源性疾病的手法特点周杰.pptx

格式:pptx   大小:10,075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8脊柱及脊源性疾病的手法特点周杰.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4 文件大小:9.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8脊柱及脊源性疾病的手法特点周杰.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脊源性疾病的理念
现代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始于上世纪初,脊源性疾病作为一个独立的边缘学科进行研究和认识是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总结,运用现代基础医学、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的一类疾病,是从脊柱力学观点出发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科学,易称作脊柱相关疾病。
国内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认识始于上世纪70年代,首先由我国著名骨科专家魏征提出:“脊柱相关疾病学说”,以魏征、龙层花等十几位专家教授参与的多学科的科研攻关协作组,经过近40余年的临床研究和系列动物实验研究而创立了研究脊椎失稳和错位等造成脊椎、周围神经、血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病症的新兴学说。
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1、疼痛
2、感觉异常
3、运动障碍
4、活动受限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二)体征
1、棘突触诊
2、椎旁压痛及软组织硬结
3、背部软组织劳损点
4、感觉、运动障碍
5、交感神经损伤
6、X线
7、实验室检查
,软硬兼施:脊柱是人体的支柱,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是一个人体内的平衡系统。这个平衡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保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脊柱本身是靠椎体、关节突、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等组织来维持其稳定的,而相关肌肉不但是脊柱活动的原动力,更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手法既要纠正脊柱失稳,亦当重视相关软组织的治疗,尤其是肌肉的痉挛。这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必不可少的措施。
手法特点
、缓急各异:选择手法治疗时,必须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新伤旧患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手法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新伤、急症期,手法宜轻,以理筋为主,若局部肿胀严重者,还可先采用针灸、药物、理疗等手法治疗后再采用手法治疗;反之,旧患、局部无急性炎症反应者的手法治疗,则可采用分筋手法为主,分理并用。
,因人而异:手法种类的选择、力度轻重的运用,必须根据不同的疾病、病人的体质、年龄等因素辩证施法,因人而异。
、定位准确:手法整复脊柱小关节紊乱(错位)时,必须根据局部解剖,利用力学原理,颈、腰椎可在脊柱旋转、失稳时行整复手法,手法必须稳妥轻巧、力度适中。对病变的解剖部位要求心中有数,只有熟悉正常的解剖位置,才能对骨关节(尤其是脊柱小关节)的位置异常了然于心,定位准确。明确的诊断,是有效施治的先决条件。
常用手法
一、触按诊断法:
二、治筋基本手法:
揉按手法
分筋手法
理筋手法
合筋手法
镇痛手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