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循证矫正地原则、办法与程序.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循证矫正地原则、办法与程序.docx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循证矫正地原则、办法与程序.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循证矫正的原则、方法与流程
陈大国
【摘要】最近在西方产生并广泛采用的循证矫正模式可能会对我国监狱矫正工作注入新生力量。循证矫正遵循风险和需求评估原则、增强内在动机原则、目标干预原则、技能培训原则、积极反馈原则等,采用较科学的风险评估方式,运用完整的实践操作方法完成矫正工作。
【关键词】循证矫正,方法,流程,监狱矫正工作
近年来,社会民主法制意识增强,罪犯的权利得到保护,一些****惯于传统矫正手段的民警一时难以适应,他们有时甚至会有“带着脚镣在跳舞”的感觉,因而不能对罪犯进行很好的矫正,“刑满释放”往往就意味着矫正的完成。因此,以报应与预防为理念的传统矫正很难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西方在面对传统的监禁、缓刑、假释等矫正手段对罪犯的影响有限的困境下,他们借鉴了循证医学中的方法,发展了一种新的矫正方法——循证矫正。我们有必要研究它,以便更好地促进监狱矫正工作。
一、循证矫正概念的厘定
结合外文文献和国内的相关文章,个人认为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关于循证矫正的定义比较具有实践操作性。“所谓的循证矫正就是遵循证据进行矫正,具体来说,循证矫正是指矫正工作者在矫正罪犯时,针对罪犯的具体问题,寻找并
按照现有的最佳证据等,结合罪犯的特点和意愿来实施矫正活动的总称。”[1]关于循证矫正的研究最初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进行的。循证中的“证”是最佳研究证据,它表现了那些已经被科学研究所证明能有效减少犯罪率的矫正实践特征。可以这么说,循证矫正是现代科学精神在矫正领域的表现,是建立在实证证据最高级别之上的,客观、均衡、负责地使用目前研究成果和最有效地去指导矫正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归纳、开放、包容的过程。
二、循证矫正的原则
循证矫正原则确定了成功减少犯罪率项目的关键特征。循证矫正原则回答了有效减少犯罪率的三个关键问题:一,谁最适合参加这些矫正项目;二,这些矫正项目应该针对罪犯哪些特征和需求;三,这些矫正项目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罪犯的需求。关于循证矫正的原则,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八个原则:。研究表明,有效减少犯罪率的项目必须是以中高风险罪犯作为目标人群的,这些罪犯很可能会再犯的。“在结构化、高强度的项目中,把那些低风险罪犯和高风险的罪犯放在一起时,这些低风险的罪犯的再犯的可能性增大。”[2]低风险的罪犯很少影响高风险罪犯的行为,相反,高风险的罪犯通过改变那些低风险罪犯的反社会想法、介绍到反社会同伙中用其他的强制手段去影响低风险罪犯。值得注意的是,特别高风险的罪犯往往对矫正措施没有反应。所以,有效的矫正须和一个能评估罪犯动态风险和犯因性需求的精准评估工具联系在一起的。
。持续的行为改变必须需要内在动机的参与,内在动机和信任在成功改变罪犯行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罪犯通常有很多需求,但是只有一部分需求是与犯罪行为风险相联系的。如果合理地解决这些需求,将会减少罪犯的犯罪行为。解决非犯因性需求可能会给罪犯提供一些利益上的方便,但是这些需求和犯罪可能性没有联系,不会减少犯罪的可能性。下列犯因性因素比较有效地预测犯罪的可能性:低自我控制感、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价值观、犯罪的同龄人、功能不全的家庭等。“一些研究显示,像低自尊、物质条件匮乏和焦虑等非犯因性因素的解决不会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