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自驱力》有感
刚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自驱力”三个大大的字,“自驱力是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自驱力的意思怎么去读懂它呢?”这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所以带着疑惑,我上网查了一下“自驱力”的意思,自驱力:让员工自己跑“自驱力”是比“自动自发”更具有内心力量的员工精神。在“自驱力”驱动下工作的员工,能自己让自己跑起来,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对工作有一种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且不计任何报酬(这是百度给它的定义)。通过自驱力的表面意思,我大概认识到本书应该是围绕建立一个目标驱动自己去完成,认真工作展开的。
但是,当我认认真真细读之后,才发现我对这本书有很大的错误认识,实际《自驱力》这本书从四个角度来阐释了工作精神即工作态度的问题。第一,唤醒心中的巨人;第二,共用一张图,同乘一条船;第三,让自己跑起来;第四,方法一改变,价值就出现。它告诉应怎样面对工作,自我工作最终目的以及应该怎样去工作,需要保持一种什么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强调人们“自己驱动自己工作”,“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要调整好心态才能有更好的状态来制约自己去更努力的工作。面对不同的情况,要用好的心态去对待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反之,只有失败。要想成为成功者,要用好的心态去对待成功与失败,才能在人生的海洋中到达理想的彼岸。以上都是读完《自驱力》后给我在思想上的启发。
刚开始我还抱怨领导为什么要让我们去读这本书还要写读后感,可读完后我发现领导们的良苦用心。作为刚毕业的我们,刚刚从校园中走出来,从学生的学习阶段转入社会开始工作后,对未来对工作充满了太多的幻想,面对工作我们有太多的想法,有太多的迷茫。总是眼高手低,急于求成,不切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抱怨工作不好,挣的钱太少,看不起低微的工作,从而对工作的态度懒散,在工作中相互推诿,对工作上遇到难题弃之不顾。整日生活在幻想的生活中,而不正确去面对工作,并企图通过不认真、不努力获得丰厚的报酬,梦想实现自我生活目标,可是到头来却被日渐勤奋的、对工作保持积极态度的人落下,迎接他们的最后只有失败。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七年,七年中公司由隶属于下面有四家分公司的上海公司的子公司发展到下设六家子公司的总公司,从最初的六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五十人,目睹了公司人才的进进出出,可以说深谙凯普之道。那时济南的办公自动化行业薪水不高,刚招聘的人一般在五六百元,其间来了两位同事都是以前从事医药销售的,他们办公无定所,平时的工作大多是陪着医生类所谓的客户逛超市商场,底薪三千块左右,加上提成能拿到七八千块,月底发工资时到上岛咖啡聚聚顺便开开会,可以说是逍遥自在。他们以为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混日子,领着高薪,高枕无忧。可他们最后被公司辞退,原因是因为他们整日庸庸碌碌,工作不认真,不能对公司起到好的作用。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男生,没有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摆起了地摊,因为他要养活自己的爷爷奶奶。他没有因为自己摆地摊而看不起自己,自卑。相反,他通过自己几年的努力,给依为命的奶奶爷爷盖上了两层小洋楼。在《自驱力》中告诉我们,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工作面前,心态决定一切。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不同的心态,成就不同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决定不同的结果。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