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工艺的方案
1、调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选派优秀项目经理及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参与施工。
2、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文件建立质量台帐,做到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定期检查,奖优罚劣。
3、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提高施工质量。
4、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业,实行先试验、后示范的样板工程引路制。
5、推行构件成品工厂化和施工情报信息化。
6、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对重点、难点工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针对性的措施,坚决杜绝违章违规施工、蛮干现象发生。
二、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工艺的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①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实施上使创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②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工程质量达不到创优计划的,坚决返工重做。
③全面实行样板引路制。施工中设样板路基、样板墩台、样板浆砌体等,达到创优标准并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全面展开施工。
2、思想保障措施
①党、政、工、团要密切配合,宣传创优质工程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建设本工程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把创优工作列入各级会议的重要议题,及时总结创优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创优工作健康发展。
③在评先、评优、劳动竞赛评比中把质量创优作为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3、技术保证措施
①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组织施工,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计划,制定各类工艺和技术质量标准细则。
②坚持设计文件图纸会审制和技术交底制。重点工程由总工程师审核,一般工程由专业工程师审核,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两名以上技术人员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和创优措施交底,并有记录。
③认真贯彻ISO9002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国际标准化。
④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积累,同时满足竣工验交的要求。
⑤各施工队施工的重点工程要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落实,抓好重要工艺流程、重点环节的摄影和编辑,为申报优质工程积累资料。
⑥按规定办理各类变更设计,并做到签证手续齐全。
⑦加强专业技术工种岗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⑧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和进场检验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
4、施工保证措施
①路基施工
施工前按《测规》规定恢复中线、复测中线、复测横断面。
首先对路基填料进行试验,对于有机质含量、液限、塑性指数超过规范标准的填料,均禁止往路基上填筑,并将路基试验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原地面按规范要求清除地表杂物,平整夯实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路堤填筑。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通过工地压实试验段,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铺筑和压实方法、碾压遍数和速度、含水量的控制、松铺厚度和施工程序等,并将试验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在填筑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填土的含水量,使用含水量快速测定仪及时测试土壤含水量。若填土的含水量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洒水或晾晒处理,使其达到经压实试验确定的界限范围内,再用平地机推平,压路机碾压。
严格控制压实质量,随时检查密实度,并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发现不足,及时处理,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桥台尾路堤填筑前,在结构物上用油漆作分层标记并编号,使用冲击夯分层填筑压实,每层松铺厚度15~20cm,每层按编号检测,前层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方可施工下一层。不同填料的结合部要设一定距离的缓坡分层挖台阶夯压。
路基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各种防排水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②桥梁施工
要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测。水泥、钢筋等厂供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严格控制其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对砂、石料等地材进行材质、强度试验,并严格控制其粒径及含泥量不超过设计要求。
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制度。混凝土浇筑现场对每批混凝土皆进行坍落度试验并记入施工记录,坍落度控制在标准坍落度的±15mm范围内,保证混凝土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达到规定要求。
及时请监理和业主认可的有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查单位对钻孔灌注桩做有关项目的质量检测,如有缺陷达不到设计要求,按报废处理。
桩基施工前要精确定出各墩、台的平面位置。
钻孔桩的护筒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
钻孔的钻进要连续施工,中途不得停止,并经常注意地质的变化。钻孔到位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方可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