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1 章 WCDMA/HSDPA 网络优化
准确地说,WCDMA/HSDPA 网络的优化涵盖接入网、核心网、传输及其他网元,本书
的内容重点是无线网络的优化。由于分组域及 HSDPA 的优化已超出了无线网络的范围,涉
及到端到端的性能,所以凡是提到网络的优化,隐含的内容是以无线网络的优化为主,但又
不局限于无线网络的优化,其内容还包含了其他协议层的优化。
WCDMA 网络的优化
网络的优化是在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前提下,使网络的资源,运营投入和网络性能之
间实现最佳综合平衡的过程,该过程贯穿网络的规划、部署实施、商用前优化、商用后优化
等网络生命的全周期。WCDMA 网络的自干扰和移动特性决定了其优化的核心就是遵循
CDMA 的基本原理,控制覆盖,降低干扰,而它的多业务特性加之 HSDPA 的无线宽带特性
使它与传统的 2G 网络的优化非常不同,其优化的领域更广,相互关联的关系更复杂,在射
频(RF)优化的基础上实现空中接口与上层协议的最佳综合平衡成为另一个新的聚焦点。
WCDMA 网络优化与网络规划的关系
网络规划与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看法在业界有着许多的观点
和流派。一种常见的表述是:规划是优化的开始,优化是规划的继续、完善和补充,再规划,
再优化的过程伴随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其实这种表述过于学术化,与实际无线网络的发展过
程有一定的差距。
虽然这里讨论的是 WCDMA 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关系,很显然,规划和优化的关系并不局
限于 2G 还是 3G,而是一个具有一般性的问题。网络的规划是在满足网络设计性能目标的前
提下,根据网络覆盖区域的具体环境、业务量要求、设备性能及无线技术的特性,来确定网
络的物理结构(主要是基站的数目、类型、坐标、天馈等)。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以及
WCDMA 技术的自干扰和多业务特性,简单的链路预算式的初步规划就显得过于粗糙,网络
规化通常是借助仿真工具来完成的。通过对具体无线环境下加载用户行为进行模拟仿真,可
以较客观地评估网络的性能。通过仿真的规划,其过程实际上是运用数学模型对实际场景进
行沙盘式的模拟推演,从而对网络的性能作出评估。而对规划方案的优化也是在仿真环境中
– 1 –
对模型网络进行的适当调整改进。从严格意义上说,网络规划和优化之间没有一条清晰的界
线。但从实际意义上说,基于理论的预规划和基于规划工具的模型仿真的网络规划及优化应
该属于规划的范畴更合理,因为它还没有从模型走向实际。
规划方案一旦付诸实施,它就变成了真实环境下的运行网络。这时对网络的优化调整才
是真正意义上的优化。网络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是网络部署实施之前的一个阶段性工作,它的
重要性在于给网络的初始性能奠定了一个优良的基础。接下来的网络优化则是伴随网络生命
全周期的一个不间断的工作。这并不是说不再需要运用仿真规划工具,2G 网络的经验表明,
许多重大的网络结构调整,如小区分裂、站址迁移以及扩容等项目在实施前常常需要用规划
工具进行仿真验证,有些网络的局部调整也常常借助仿真工具进行评估。由于工具的模型仿
真分析具有其内在的局限性,仿真验证的作用只不过是进行相对比较,就是通过仿真分析对
比当前网络的仿真统计指标和调整方案带来的改进情况,同时可以根据仿真分析对调整方案
进行适当优化。潜在的原理是,如果仿真中发现了问题,实际中肯定会出问题。反之不然,
如果仿真中没有问题,实际中可能还是会有问题。按照网络规划的含义,严格说来,这已经
不再是网络规划的工作,而是网络优化的工作。
总结起来两者的关系是:合理的规划确定网络的平衡结构,给网络今后的发展,高效的
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规划方案的实施是网络优化的开始,初期的优化是在现实环境中对工
具规划的局限性和不足性进行补充和完善,目的是实现网络规划的性能目标。后期优化侧重
网络的运营维护,目标是不断的提高网络的性能(尤其是用户感受),最大程度上的资源的有
效利用,确定网络的竞争地位。
WCDMA 无线网络规划的局限性
WCDMA 的自干扰、多业务特性使得它的无线规划非常复杂,规划工作不得不依靠规划
工具来完成。规划的作用是确定一个合理的网络结构,给网络的部署实施和优化奠定一个良
好的基础。规划工具是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模拟系统的运行,预测系统的性能。正是因为把复
杂的东西简化为各种模型,规划工作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局限性。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局
限性,有助于避免神化工具和过分依赖工具的倾向,追求工具的精确和完美,希望靠工具取
代优化的种种努力实际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比如,规划工具预测的信号场强与实测值的方
差在 5~1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