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平乐县森林县城建设规划研究
摘要:指出了平乐县森林县城建设是“美丽广西”生态建设和桂林市“生态立市”战略的具体实施。从平乐县城市森林建设的现状分析着手,综合评价了创建森林县城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挥自身优势和解决现状问题的规划思路,最终确定了“山环水绕古昭州,生态宜居新平乐”的建设理念和“一核、两带、三园、四廊、多点”的重点建设布局,以及规划重点和内容,从而达到广西森林县城的创建评选标准,构建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现代森林县城,并为同类县城的森林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森林县城;规划;平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101XX
1引言
XX年以来,全国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有118个城市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1]。XX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广西林业厅印发了《广西森林城市等系列创建评选活动实施办法》,提出了“森林城市、森林县城、森林乡镇等八项”创建评选活动[2],为广西全域的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开展县域城市森林建设,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统筹城乡森林建设,实现生态景观一体化;建设乡愁生态景观,传承地域文化特色。
2平乐县概况
平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东南部,地处东经110°33′11″~111°2′32″,北纬24°15′24″~24°53′46″。东临贺州市钟山县,南接梧州市昭平县,西北与荔浦县、阳朔县交界,东北与恭城瑶族自治县毗邻,土地总面积万 hm2。
平�废亓ナ艄鹆质校�下辖6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平乐镇,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全县总人口万人,县内居住着汉、瑶、回等12个民族。境内地势起伏呈东南高西北低,地貌类型为中低山、丘陵、岩溶一体。境内河流属西江水系,有大小河流29条,河网密度 km/km2。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3县城森林建设现状分析与评价
现状分析
城郊森林现状分析
平乐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地带性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高达%,活立木蓄积量万 m3。绿化程度和林地利用率分别达到%和%,森林经营水平较高,林地利用比较充分。
城区绿化现状分析
平乐县城建成区总面积 hm2,县城常驻人口约万人。绿地总面积 hm2,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m2。指标总体较低,一是因为县城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建设阶段,新区绿地建设尚未完成,二是城区内现有自然山体和河流绿地,没有配套相应的休闲游憩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服务功能。
村屯绿化现状分析
平乐县村屯绿化情况主要分为沿江、沿路和一般村屯绿化3种类型。沿江两岸村屯绿化良好,绿地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农业特色鲜明;沿路村屯绿化较好,村内建设有风水林,宅旁宜绿化地全部绿化,且部分村屯开展农家乐旅游活动;其余村屯绿化建设较为缓慢,但生态环境基础良好。
生态文化现状分析
平乐县古称“昭州”,是千年州府之地,历史文化深厚,风土人情别样。曾经长期是周边十二县市发达的水运商业中心,从唐代开始多次发生通商移民事件,形成了本地独特的船商水运文化和移民融合文化。
综合评价
创建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