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改出一片新天地(市国企改革材料).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改出一片新天地(市国企改革材料).doc

上传人:cdsqbyl 2015/9/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改出一片新天地(市国企改革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改出一片新天地
——株洲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是中华始祖炎帝的长眠之地。辖5县(市)4区,人口370万,耕地面积15万公顷,常年年产稻谷170万吨,商品粮50万吨,是全国第一个成建制双季稻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粮食工作在全市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以来,全市粮食部门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认真贯彻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精神,以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处置国有资产,全面改变职工身份”为核心,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全市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主要做法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由于落后的体制和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业逐步萎缩,2003年粮食收购量由计划管理时期的35万吨下降到7万吨,企业举步维艰,90%职工长期下岗,国有粮食企业改制迫在眉睫。但是,改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一是历史包袱重,资产负债率高。2002年底,全市粮食企业账面总资产1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大多数成为“空壳企业”。二是资金紧缺,改制费用缺口大。所有企业基本上没有自有资金,存量资产位置偏僻,变现比较困难;,可用改制净资产(含土地),。三是职工思想观念滞后,改革阻力大。
大部分粮食企业职工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害怕走向市场,甚至有人天真地等待着统购统销政策的回归。此外,市属粮食企业刚完成台资“人和广场”的拆迁又接着进行改制,工作难度更大,个别职工形容为“刚端了我的窝,又要砸我的碗”。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压力,以何智局长为首的市粮食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站在促进粮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度,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顶着风险和压力,审慎决策,周密部署,果断地展开了一场全面而彻底的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攻坚战。
(一)坚持因企制宜,实施科学发展战略。改制是为了发展,既要促进全市粮食事业协调发展,更要保证株洲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一套全新的改革思路:一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我市是农业大市,但粮食精、深加工落后,甚至没有优质大米品牌。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我们以改革为契机,创造性地整合市粮贸公司和芦凇、荷塘、天元三区粮贸公司4个单位的优质资产,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组建立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法人相对控股的神农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使之逐步发展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二是优先发展骨干企业,组建国有或国有控股现代粮食企业。将承担全市粮油批发的江南商城组建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县以渌口粮库、醴陵市以泗汾粮库、攸县以城关粮库、茶陵以深塘粮库、炎陵以马鞍山粮库为基础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三是引进民营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不具有宏观调控职能的企业一律实行民营化,市大米厂、石峰区粮贸公司和各县(市)区加工企业、农村基层网点全面组建民营粮食企业。四是按照
“优胜劣汰”的原则,有所进,有所退。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市局幼儿园和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攸县新市饲料厂、炎陵县城关米厂等企业实行破产或撤消。
(二)坚持多方筹措,切实解决经费难题。改制费用严重不足是阻碍改制进程的“瓶颈”所在。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向政府汇报,取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