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解决方案智慧城市.pptx

格式:pptx   大小:15,534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解决方案智慧城市.pptx

上传人:2112770869 2019/1/5 文件大小:15.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解决方案智慧城市.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运营商政府解决方案-智慧城市
政府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政府行业解决方案
对于运营商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理解
业务属性
共享的信息化平台产品
N类信息化行业产品
接入资源
基础网络
能力引擎
云计算
包含针对政府、行业、企业等的各类信息化产品
各方的价值
属性决定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参与性
政府
政务的诸多便利
民生工程的具体落实
信息化社会的战略部署
运营商
运营商的高度介入,避免现有资源沦为管道
众多成熟、丰富的信息化产品的融合加入带来营收机遇
其它(设计院、设备商、应用定制开发商)
打造行企信息化品牌
规模性收益
重体验:挖掘行企用户的深层次需求,满足用户的基础通信需求,以及行企内生产性的定制需求;
立标准:由政府主导,运营商高度介入制定行企信息化标准,实现业务规范化、产品可落地、应用更普及;
谋拓展:服务范围从个人、家庭向政府、企业、行业等多触角延伸,提升服务品牌和服务质量;
求共赢:行企、运营商、设计院、设备商、应用定制开发商等共同参与、共同受益;
基于行企信息化产业链特征,依托运营商网络和服务优势,形成核心推广思路:
重体验、立标准、谋拓展、求共赢
我国政府信息化发展历程
高速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推进阶段
起步阶段
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
1993年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工程
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
2000年海淀园数字园区
2001年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5年计划
2002年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
2002-今,不断培育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
金税
人口
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内网
政务外网
法人单位
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
宏观经济
金关
金财
金卡
金审
金宏
金盾
金保
金农
金水
金质
办公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
政府行业总体解决方案
能力平台层
IT能力
CT能力
ICT能力
连接层
通信网
互联网
物联网
手机
摄像头
RFID
传感器网络
呼叫中心
无线网关
感知层
应用层
智慧城市
智能环保
数字警察
城市应急
数字军队
数字监狱
智慧校园
智慧园区
平安城市
客户价值:
1. 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提升政务运作效率,提高公众服务满意度。
2. 推进公共安全信息化,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国防安全。
3. 营造繁荣稳定的经济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城市交通拥挤面貌,创造美好城市生活。
智慧医疗
智能交通
国家安全
方案价值:
1. 聚合运营商现有网络资源,拓展政府行业应用。
2. 基于云计算业务平台,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3. 丰富的业务应用,全方位满足政府客户业务需求。
电子政务
数字城管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能力平台层
IT能力
CT能力
ICT能力
连接层
通信网
互联网
物联网
手机
摄像头
RFID
传感器网络
呼叫中心
无线网关
云计算
感知层
应用层
统一城市服务门户
统一城市网管中心
智慧园区
数字校园
养殖指导
灾害监控
施工监控
智能治超
移动执法
政务公开
食品安全
数字农业
环境监控
森林防火
在线处罚
数字城管
应急指挥
平安城市
电子政务
数字医疗
数字物流
智能交通
城市数据中心
统一城市网管中心
健康小屋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城市数据中心,通过在城市数据中心上的业务能力开放式叠加和能力汇聚,形成应用成长、扩充的能力平台。逐步创造形成面向未来的智能城市系统框架。
电子政务
数字城管
智慧校园
智慧医疗
智能环保
智慧园区
平安城市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价值:
出行者可进行实时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的
选择;
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
控制和事故处理;
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
行合理调度;
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
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
的通过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
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公路
运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交通法规监督与执行
交通控制
紧急事件管理
电子收费
出行前信息服务
诱导服务
运输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支撑
公共交通信息服务
车辆监视
智慧城市行业解决方案-智能交通
电子政务
数字城管
智慧校园
智慧医疗
智能环保
智慧园区
平安城市
智能交通
平安城市
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中国政
府勾勒出的美好蓝图,同是也
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必然
需求。为了增加民众的安全感,